原标题:上的历史文化名人足迹
范仲淹
范仲淹:长白寒儒出将入相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幼年及青少年时代却是在中度过的,他与邹平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来到长山县,改名朱说。范仲淹在长山朱家接受了完整而系统的儒学教育,十五岁便考中秀才。范仲淹喜欢和同伴们到游玩,的景色和浓厚的人文积淀深深地吸引了他,宽阔的胸怀接纳了他,他在中得到了人生最大的快乐。
范仲淹聪慧好学,县学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为此,他拜辞母亲,来到中,拜醴泉寺住持慧通为师,读书寺中。慧通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每日诵经之余,便为范仲淹讲书释易。范仲淹得到这一僻静的学习,又得一好老师,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整日刻苦攻读,知识大增。慧通见范仲淹聪明绝顶,也非常喜欢他,不但精心教他学习,生活上也处处周济他。
醴泉寺地处深山之中,寺中生活非常清苦。范仲淹在这个远离尘嚣的之地度过了三年的读书生涯。他每晚煮少许米粥,盛在碗里,冷却后划成4块,早晚各食两块。没有咸菜,便去山上挖些野韭菜,切碎后拌上盐吃。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划粥断齑”的故事。慧通感念其贫苦仍笃志于学,经常赠以米面饼子接济他。还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尽力传授给他,空范仲淹在刻苦自学之余又平增了许多知识。醴泉寺南边山里有一片幽寂的山林.在峪的尽头,有一个可容十几个人坐下的山洞,范仲淹为逃避中钟响罄鸣的喧嚣,经常只身一人来到离寺五六里的山洞中读书。听到寺中吃饭的钟响了,他再跑下山去吃饭。有时读书入迷,经常误了吃饭。一些爱搞恶作剧的小们故意捉弄他,等开过饭后,再敲吃饭钟,范仲淹跑下山来,只好吃点剩饭或饿肚子。时间长了,大家见范仲淹根本不以为然,很受,也就不忍心去捉弄他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中的苦读使范仲淹学识倍增。此后,他又去南京(今商丘)的应院就读,终于于大中祥符八年考中进士。从此为知县、为知府,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政绩。后任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他的一生出将入相,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成为中华民族千秋传颂的典范。
范仲淹对一直念念不忘,并把长山作为自己的故乡。他晚年知青州,过长山,大礼参拜家乡父老,并作《留别乡人》诗:“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春满,二麦雨随车。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诗书。”对寄予了深深的眷恋和对长山乡亲们的感激之情。
顾炎武
顾炎武:一代大儒卜居长白
顾炎武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顾炎武学问渊博,对典制掌故,天文地理,经史、金石、书法、音律,训诂学等都很精通。他以“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为旨,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他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的《日知录》为代表作,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青年时参加“复杜”,与明朝宦官进行斗争。清朝建立后,他积极参加了昆山抗清义军,失败后漫游南北,先后到过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考察各地山川地貌、风俗民情,结交志同道合之士,以图进行反清斗争。《清史稿儒林列传顾炎武》曾记载:“明室季亡,弃家北游,置地结庐,居于山东下”。
顾炎武来到山东后,被雄伟的气势、壮美的风光所吸引,亦对当地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淳朴的民风深感兴趣。康熙四年(1665年),45岁的顾炎武在西麓郑公山下买下田产,住了下来,来往于邹平、章丘和周村等地,与邹平的马骕、周村的刘孔怀、新城(今桓台)的徐夜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游山赋诗,饮酒唱答,情深谊长。他非常欣赏马骕的《绎史》,盛赞为“必传之作”。顺治十六年(1659年),顾炎武应邹平县令徐政之请,与马骕等人一起校订了八卷本《邹平县志》,使之成为一代名志。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给予高度评价,在梁启超列举的名志中,《邹平县志》位列第一。
顺治四年(1647年),顾炎武听到农民起义军谢迁的队伍攻入淄川城,杀了带头剃发降清的大官僚孙之獬,他高兴地写下了《淄川行》一诗:“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此诗写出了他对起义军的赞颂和喜悦心情,表达了他抗清、矢志不渝的决心。
顾炎武在定居近十年,他不仅用诗文赞美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色,还详细考证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1661年撰写的《山东考古录》,就是在山东游历的基础上,考证山东地理掌故的一部地理著作。而为顾炎武完成这部学术名著提供了安定舒适的外部。
蒲松龄
蒲松龄:下写《聊斋》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的小说家,字留仙,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号异史氏,淄川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蒲氏龄青年时期学习刻苦,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员,名震一时。但在以后的科举之上,蒲松龄却命运多舛,多次名落孙山。只好被淄川西铺村四世一晶的名门望族、户部尚书毕际有家聘做私塾先生,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71岁时才成为岁贡生。1715年病逝,享年76岁。
毕际有家财力富足,居第宏大,厅台廊榭,竹石花树,除尚书府外,有绰然堂、振衣阁、效樊堂、万卷楼等,其中绰然堂就是蒲松龄设帐教书的场所,也是他创作《聊斋志异》的地方。蒲松龄前后为毕家教授了8个,还兼职大量应酬文字,博得信赖。他与东家相处融洽30年,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读书、应试、著书的安定的生活。
西铺村北紧靠白云山,白云山是脉中的第二大高峰,巍峨耸立,景色怡人。每逢闲暇,蒲松龄常与毕际有、毕盛矩父子等人到白云山游玩,酒后出题作文赋诗,抒发情感,无所不言。他还常与好友唐梦赉等携酒登,寻陈仲子故迹,吊范仲淹祠,游顾炎武之桃林。几十年的安居生活,使他对的止水草木产生了浓厚的情感。纵情于大自然之中,忘却的烦恼和忧愁,因而“下笔风起云涌”。《聊斋志异》中的《喳岈山洞》一文,就是当年蒲松龄对东岭的生动写照。《登玉皇阁》一诗则是他游览白云山玉皇阁的情感抒发:“高峰列坐一徘徊,恨少涤襟酒一杯。青峰不穷弥望尽,白云无望荡胸来。石连星宿群羊卧,树接天门孤殿开。鬓发参参狂似昔,蹑衣直上最高台。”由于馆东毕家的声望,更因蒲松龄的诗文,尤其是《聊斋志异》的广泛,他的名声与交游日渐扩大。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王渔洋、李尧臣、张笃庆、赵金人、高珩、人等一大批山东名士。蒲松龄与他们的交情深厚,这在其著作中多有记载。蒲松龄在白云山地区生活了近42年,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诗文史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