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是的基本元素,对它的驾驭能力和风格把握,是采编人员的基本功,本文作者从晚报的实践出发总结出、运用新闻语言的三方面径。
文/张浩哲
在新闻实践中,对新闻语言的运用,有些采编人员和报刊并没有解决好,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晚报如何、运用新闻语言,如何形成自身独特的新闻语言风格,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改进:
放下架子,实现新闻语言的平民化
晚报要想进入家庭,赢得读者喜爱,就必须深入生活、切入社会、走进读者,用具体、生动、典型的社会生活现象和新闻事件的报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要看新闻语言是不是群众平时说的语言、熟悉的语言、看得懂的语言。因为群众的语言来自生活,出于肺腑,形诸口舌,是民生甘苦、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尽管可能原始、粗糙,却是鲜活、生动的,能直指。用群众语言来写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就会富有感染力,晚报和读者之间就能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要想用好群众语言,就必须向群众学习。放下架子,用群众语言写百姓心思,已不单单是写作技巧问题,而是体现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例如,商丘两青年河中救出轻生女孩,不留名悄然离开,可所供职的企业为了单位的声誉,却要求两青年联系记者写表扬稿,《京九晚报》为这一啼笑皆非的新闻事件,引用了两青年的话语制作了标题,“两青年救人不留名,三天后联系记者想‘宣传宣传’”,给读者以深思。烧烤摊当场屠宰,市民纷纷致电,《京九晚报》记者借用现场群众的话制作了标题“烧烤摊当街杀羊,过女生吓跑了”,当街屠宰的不文明程度可想而知。
学习群众语言,就要融入群众,实现采编人员和的平民化。仅靠蜻蜓点水式地在基层转一圈,与老百姓唠两句家常,把所谓“精彩”的群众语言照本宣科地“搬”到新闻中去,这不是平民化的新闻报道,而是“夹生饭”,会让读者更看不明白。特别是在那种概念先行、文件打底的新闻报道中,生拉硬扯地加上一些口语方言,显得不伦不类。只有在思想意识上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才能在生活上融入其中,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把群众语言化为新闻语言,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新闻。这几年,京九晚鼓励记者、编辑到群众中去,反映百姓,帮助读者解难。开办“记者体验”栏目,让记者下煤井与煤矿工人一起采煤,让记者凌晨起床与环卫工人一起扫大街,真正向群众学习;开辟“晚报帮办”栏目,倾听读者,带着问题查看现场、跑职能部门,实打实地帮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扎根本土,增强新闻语言的贴近性
作为地市级晚报,囿于发行半径的制约,受众基本上都生活在本地区。因此要想赢得受众对的关注,必须努力“占领根据地”,扎根本土,富有乡土味,这是新闻贴近性的要义。用当地群众口中话语,表达本地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的,这样一来新闻语言就更加本土化,必会引起读者共鸣。
善用本土语言,让报道通俗起来。群众是语言大师,当地百姓的话语就是本土语言的精华,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有时他们的一句话,既形象生动,又紧扣主题,胜过洋洋洒洒的书面语。不过,追求通俗,也不能原样照搬民间语言,应该从读者的认知水平出发,用整理好的、接常口语表达的语言,这样既了晚报的品位,也更易于为广大读者接受。例如,商丘一冬无雪,天气预报说兔年春节前可能有几场大雪,《京九晚报》就以本土语言制作了民生新闻大标题“干冬湿年下,这话一点也不假”,让读者一目了然。
新闻语言只是工具,关键看我们选择什么事件、反映什么问题。乡土俚语用得再多,可报道的都是与当地群活相去甚远的东西,那么这些报道充其量只是贴上了乡土的标签。这就要求地市级晚报必须立足本土,用平民眼光去观察社会,发现、思考问题,深入生活,了解当地百姓的酸甜苦辣,以此为依据来设定版面、开设栏目、采编新闻,并在整个采编动作过程中全力增强新闻语言的贴近性。《京九晚报》在有限的版面资源里,尽可能地围绕商丘实际进行报道,开辟了“社区服务”“民生资讯”等8个本地新闻版面,关注底层,传递;依据商丘厚重历史、人文风情等,开设“文化商丘”“商丘方言”等版面和栏目,报道商丘特有的文化资源、姓氏文化、地方风俗等,贴近性十分明显,受到读者欢迎。
与时俱进,丰富新闻语言的时代感
新闻的指导性要求新闻必须站在时代前沿,用新思想去引领社会,用新知识去。新、新变化、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以新词语的面目示人,如“微博”“宅”“老鼠仓”等,大多是人们先听说这些词语才去了解其代表的新生事物,而这些新词语又大多借助,如“给力”一词,还是上了《》头条以后才“火”起来的。上例也可以佐证,其实就是新词语言的推广者,新词语只要运用恰当,就能及时、准确、形象地表达新闻主题,使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大增。
信息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词语海量汇聚,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较之第五版就新增了3000多条词语。晚报面向的是社会大众,由群众创造的新词语,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要符合准确、清晰、生动等新闻语言的特征,不妨大胆使用。如商丘一家洗浴中心,开业后大量办理会员卡,没几天老板关门逃跑了,《京九晚报》记者采访后,以“澡还没洗两次,老板就跟俺‘闪离’了”为题进行了报道,表达了顾客的无奈与激愤。但是,词语是讲究语境的,切忌不可张冠李戴。
与时俱进,也要注意守正拓新,不可、跟风跟网。现在的网络世界鱼龙混杂,有人为了新奇或出于好玩,生造如“槑”“囧”等词语,如果将这些词语用在晚报上,不仅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反而会混淆视听,让读者不明就里;如果再用一些低俗网语,就是自降品位,使晚报“”为地摊报,势必影响晚报自身的语言风格、品牌发展和公信力。因此,在新词语运用上,晚报必须有主心骨,坚守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意识,唯有此,晚报才能与时俱进,长盛不衰。
做到以上三点,在办报过程中“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晚报的新闻语言基本上就能达到“立言得体”的标准,风格也为之清新。新闻语言能摆脱和广告式的语言的困扰,能远离浮躁和媚俗式语言的,晚报就能贴近受众、留住受众,并真正走进受众心中。(作者是河南《京九晚报》总编辑)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