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清远人文历史 > 正文

商丘人文历史我是学旅游管理专业的现在需要一些驻马店和商丘的人文故事、山水传奇故事大家有知道的请告诉我

类别:清远人文历史 日期:2013-10-5 10:04:56 人气: 来源:

  我找到点那的名人。 对了好像《董永卖身》、《相思树》、《莫邪》等故事都是那的吧

  漆雕开,字子若,春秋时期上蔡华陂人,孔子,小于孔子11

  岁。他一生习《尚书》,不乐仕进,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论语》

  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悦。”可见“其器

  不安小成”,唐朝追封漆雕开为滕伯,宋代追封为平舆侯。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楚上蔡人。出身于阊巷布

  衣。青年时曾为郡小吏,后受业于荀卿,学帝王之术。公元前247年人

  秦,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以贤任为郎,遂向秦王赢政献灭六国、成统

  一之计,受到赏识,拜为长史、客卿。公元前237年,韩人郑国来间

  秦,秦室贵族提出“逐客”主张,亦在被逐中。他谏言,

  又得到秦王采纳重用,迁任廷尉。在秦统一大业过程中,案工

  对六国施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阴遣谋士赍金玉游说诸侯,间

  离其君臣。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王政自立为始。

  丞相王绾秦始皇效法西周,“请立诸子”治理天下。在这个有

  关社会进步与倒退的问题上,极力反对。秦始皇对的见解非常

  赞赏,认为过去天下战乱不休,主要是分封侯国的结果,遂分天下为

  36郡,郡下设县,郡守、县令都由中央任免调动。公元前213年,以

  博士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以古非今,又提出恢复分封制的问题。时任

  左丞相的竭力驳斥,认为法随时变,“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

  以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是黔首,朝政,严厉打击。秦始皇

  下焚书诏令,又坑掉乱众、秦禁的儒生460余人,“使天下无

  以古非今”,巩固了郡县制度。

  秦始皇发布“书同文字”的政令,等以秦文为基础,加以整

  理,编成《仓颉篇》等三篇,作为学童开蒙的课本,推行全国。这种

  把大篆发展成小篆的文字,结束了汉字形体纷纭陈杂的局面,为中

  华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大团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苟合赵高,改始皇遗诏,逼扶苏自

  杀,立胡亥为帝。后又被赵高,以谋反罪腰斩于咸阳,并夷其

  三族。

  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汝南阳城人,秦末农民起义领

  22c2 袖。雇农出身,少年时便志向远大,遭到了同伴的,他道:“燕雀

  怎能知道鸿雁的志向呢?”公元前209年,陈胜被征发前去戍守渔阳

  (今密云西南),当他们一行900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

  东南)时,正好赶上了雨季,无法继续前进。按照秦朝法律,误期不

  至一律处斩。陈胜和吴广在一起商量,决定发动起义,正式举起了

  秦朝的义旗。起义军很快便发展到几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

  阳)建立了“张楚”,陈胜被推立为王。陈胜后来被,

  但他首创的农民起义,最终把秦朝了。这种世世代代激励

  着中国人民。

  按:《史记》载:“陈涉,阳城人。”而未详书其地。《汉书·地理

  志》载:“阳城,一在颍川,一在汝南。”赵高曾向秦二世说:

  “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皆丞相旁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

  三川,郡守不肯击,则陈胜为汝南人明矣。”以上足证陈胜为汝南阳城

  人。明《汝阳县志》亦有陈胜传记。

  应劭,字仲远,汝南人。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删

  定律令。建安元年,奏之,献帝称“善”。时迁都于许,旧章湮没,—帕

  记罕存。劭慨然太息,乃缀集所闻,注《汉官礼仪》,凡朝廷制度,百

  官典式,多劭所立。初,父奉为司隶,时并下诸、郡国,各上前人

  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

  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举世服其洽闻。凡所:苇:述

  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世(据明《汝阳县志》)。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少峻名节,好核论乡党人物,每月旦

  辄更起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太守徐谬请为功曹。郡中闻劭为吏,

  莫不改操饬行。尝客游颍川。颍川多游,唯不候陈实。又陈蕃伤妻,吊者毕集,劭独不至。或问其故,劭曰:“太邱道广,广则难周。

  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弗造也。”曹操微时,曾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不对,操乃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能臣,之奸雄。”

  操大悦而去。人相佞致台司,可得侯封,数遣请劭而终不往。与从兄靖具有高名。司空杨彪辟举方正皆不就。召陵谢甄曰:“平舆之渊有二

  龙焉!”(据明《汝阳县志》)。

  董永,千乘人也。汉末,奉父避兵,寓居汝南,家贫慵耕,后徙安

  陆。父殁,贷里之富人裴氏钱五千营葬,许身为奴,以偿所贷。遂感上

  帝,令织女为配,织绢于裴氏家,既偿,以赎永身,遂辞永腾霄而去

  (据明《汝附县志》)。

  蔡叔度为西周文王第五子、武王同母弟,名度。武王灭殷纣,平定天下,乃封叔度于蔡,使他和封于管(在今河南郑州)的叔鲜、封于霍(在今山西霍县西南)的叔处共同纣子武庚,殷代遗民,·号为“三监”。武王死后,“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摄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不利于成王,遂,“挟武庚以作乱”。周公奉成王命东征,杀武庚、管叔,囚蔡叔于郭邻。不久,叔度死去。其子姬胡,由于能遵循文王之德,改变其父,周公乃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今上蔡县城西关有蔡叔度墓,为河南省重点文物单位。

  范缜(约公元450年”公元510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泌阳县羊册镇古城一带)人。祖父范璩之,曾任南朝宋中书侍郎。父范蒙,早逝。范缜依母度日,18岁时,投沛郡相县(今安徽宿州)名儒刘献门下求学。

  范缜学习勤奋刻苦,学业优良、深得刘献器重,亲自为他举行冠礼,以示优待。其同学多是达官贵人子弟,穿则锦衣,行则车马,而范缜安于布衣草鞋,以步代车。他深入钻研,尤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他性格直爽,敢于发表学问上的独特见解,《梁书》说他“好危言高论”,引起贵族子弟的和疏远。26岁时王仆射,陈述,未见回音。范缜报国无门,壮志难酬,29岁已白发皤然,曾作《伤暮诗》、《白发咏》以自嗟!

  南朝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范缜以主簿起仕,累迁尚书殿中郎。永明年间,齐与北魏相亲,相邀有才学的人来往,范缜及从弟范云、内弟萧琛、琅砑人颜幼明、河东人裴昭明相继以“行人”衔出访北魏,皆所名邻国。

  南朝齐水明亡年(公元489年)春,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在其“西邸”延揽一些有才学、有名望的人,研究经史及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范缜亦为“西邸”文友。建武元年(公元494年)官迁领军长史,后出任宜都(今湖北枝城)太守。时盛行,范缜废止祭祀神庙,劝民不信。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萧衍起兵向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军,过南州,遇守母庐墓的范缜。因与衍同为“西邸”旧友,故衍称帝后,任范缜为晋安(今福州)太守。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被调回建康。按当时常情,地方调进京师必拜朝廷大臣,而范缜却只拜见了已被废为平民的前任尚书令王亮。其不态度可见一斑。范缜因未获得卿相之位而常常怏怏不快,和王亮的过从更加密切,后竟因此被贬到广州。

  齐竟陵王萧子良崇教,而范缜盛称无佛。萧子良范缜说:“君不信,何得有富有,何得有贫贱?”范缜答:“人之生辟如一树花……随风而坠,自有指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虽复殊途,竟在何处!”一席话说得萧子良张口结舌。为者,范缜作《神灭论》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神灭论》以“形即神也,神即形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由“形”派生、“形”和“神”就像“刀刃”和刀刃的“锋利”一样不能分开的理论,了灵魂不灭、、在天的宿命论观点。他的见解轰动全国。《梁书》说:“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萧子良看辩不过范缜,就用利禄,派王融对范缜说:如果你肯放弃反佛的议论,“以卿之大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范缜听后大笑说:“使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邪!”

  范缜被贬于广州数年后调回京城,任中书郎、国子博士。未几,谢世。

  范缜一生有许多著作,《梁书》谓有10卷,现存有《神灭论》、《答曹舍人》两篇。《梁书》、《南史》均有其传。

  干宝(生卒年不详),字令升,祖籍新蔡县佛阁寺镇干庄(今已废)。祖统,三国时为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莹,丹阳(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丞。宝少勤学,博览群书,以德才召为著作郎。后参与荆湘流民起义,赐爵关内侯。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中原大乱,随晋室东迁,侨居海盐县。东晋初年,经王导推荐,领修国史。历任山阴令、始安太守、司徒右长史、散骑常侍等职。东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著《晋记》20卷,直而能婉,时称良史。又著《周易注》10卷、《周官注》12卷、《春秋左氏义》15卷、《搜神记》20卷、《干子》18卷、文集4卷等,其著述跨四部,学识博通。《搜神记》原书已佚,今存本为后人辑录,是我国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宝少时,父有一宠婢,母甚妒。及死亡,葬时,母将婢生推于墓中,未料“死而复生”。宝感其事,又因其兄曾气绝而苏,于是撰《搜神记》。自序云:“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亦安敢谓无失实者哉!”书中虽多述神仙鬼怪,却保留了许多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如《董永卖身》、《相思树》、《莫邪》、《李寄斩蛇》等,非但在民间广为流传,且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深远影响。

  桓宽,字次公,上蔡人,为西汉文士。他自幼研究《春秋公羊传》,汉宣帝时被推荐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他学识渊博,搜写文章。根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2年)盐铁会议记录,他把当时贤良、文学之士与御吏大夫桑弘羊等双方互相辩论的问题,加以补充整理,用对话的形式,编撰成书,名曰《盐铁论》,共10卷60篇,;此书是研究西汉时代的社会矛盾、思想斗争和桑弘羊的经济思想等问题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该书文风新颖,在西汉散文中独树一帜。

  杨靖宇(1905年—1940年),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参加后,先后化名张贯一、杨靖宇。他出生在确山县李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5岁丧父,7岁就读于本村私塾,13岁考入本县高小。1923年考入开封纺织工业学校。1926年加人中国主义青年团,被派回确山开展农动。1927年初,确山县农民协会发展到一万多人,杨靖宇被选为委员长。农历三月三,他领导确山数万农民举行,成立了河南最大的县级。后又组织刘店秋收起义,打起了游击,成立了豫南工农军。1929年春,杨靖宇被派往东北担任特别支部,化名张贯一。1933年秋,根据中央关于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杨靖宇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

  军第一军师,并任师长兼。后又成立南满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他被推选为总指挥,下属4000多人,编为8个支队。在杨靖宇的率领下,游击区扩展到20多个县,智歼了伪东边道少将“剿匪”总司令邵本良部1000多人,日本顾问英俊。1935年8月1日,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1936年6月,抗日联军第一、二军合编为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为总司令兼,有基本队伍6000—7000人,其他抗日武装约万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靖宇带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展开游击战,对日军作战600多次。1939年冬,抗联第一军分散游击,杨靖宇率司令部直属部队700多人去蒙江作战时遭到日军包围。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附近的三道崴子,壮烈殉国,终年35岁。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殉国18周年时,在省通化市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仪式。中国会、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等分别送了花圈。在中央的悼词中,高度地评价了伟大的民族英雄、优秀的主义战士杨靖宇。

  发件人尘缘

  来自问问团队·潇湘诗社

  祝阅读愉快,谢谢采纳 有问题请追问

  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位于北纬32°18 -- 33°35 ,东经113°10 -- 115°12之间。古为历代官道,因设驿站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是秦丞相,中国志怪小说创始人干宝,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历史名人的故乡;蔡氏、金氏、家族的发祥地;重阳节的发源地和中国“四大传奇”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盘古开天地”美丽传说的发祥地。

  1、盘古开天

  泌阳县城南陈庄乡有座盘古山。关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最早记载是三国时徐整写的《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天地开辟者,我国的之神。后人为缅怀其恩泽,在盘古山上建庙立祠,塑造神像。现泌阳县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通往山上的公,了盘古始祖庙。

  2、伏羲画卦

  上蔡县城东15公里的白圭庙一带,有一座八角凉亭矗立在八尺高台之上,掩映在几株古柏之中,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伏羲画卦亭。清康熙年间蔡邕为此亭题碑刻“伏羲蓍台”,传说伏羲氏为定天下凶吉,制作后,曾在此台用蓍草和龟甲烧灼揲卦,亭下著草丛生,首若矫龙,尾若凤翔,他认为此地的蓍草和龟甲最灵。的创立对华夏文明影响深远,它为中国天文学家、古文字学、数学、哲学、植物学、历法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3、周公测影

  位于汝南县天中山。西周初年,周公营造东都洛邑时,派人到各地用土圭测影,以观测天文地理,经测定,“豫州为九洲之中,汝尤在豫州之中”。人们就在这里“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刻。

  4、子问津

  位于新蔡县城南5公里处关津渡口有一处“子问津台”(子,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孔子与学生到此处,因汝河挡道,孔子只好让子向田里干活的两个老农打听。这两位老农,一个是长沮,一个是桀溺,都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孔子见识两人后,感叹此地多隐士,隐士多睿智。

  5、李愬雪夜入蔡州

  唐宪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身为节度使的李愬叛将吴元济,由于唐用了3年时间,耗费大量军费未能奏效,故李愬决定奇袭。10月10日夜,风雪交加。李兵临蔡州城(今汝南县境内),命士兵惊扰近郊一个鹅鸭池以军队行走的响声,出其不意,顺利攻城,活捉了吴元济,结束了蔡州52年之久被叛军割据的局面,也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突袭成功的典型战例。

  6、梁祝故里

  今汝南县马乡镇有一墓地,相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墓。当地亦广为流传梁祝的爱情故事。许多民俗也与此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外皆知的爱情传奇,是中国四大爱情悲剧之一,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7、蔡氏始祖

  新蔡有蔡氏始祖墓地。周武王得天下后,把蔡地(今驻马店新蔡县)封其母弟度为蔡叔,后叔卒,周武王复封其子胡于蔡,名蔡仲,为“蔡国始祖”(《辞海.历史人物.春秋》)。

  8、汝半朝

  东汉时期,由于汝南经济发达,又力倡教育,致使汝南籍大幅度增加。整个东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仅《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留有传记和姓名的汝南籍、名士就有百人之多。因此有“汝半朝”和“汝南固多奇士”之说。

  9、月旦人物

  东汉末年名士许劭、许靖兄弟(今平舆人)在家乡,评论时政和天下人物。当时东汉取士多靠“举孝廉”,所以许劭、许靖的评论对当时取士有很大影响。因为每月初举行一次评论,所以“月旦人物”后来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成语。

  炎帝

  三皇之一,炎帝即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又名朱襄氏,为伏羲之。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以陈为都(古陈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的县)。炎帝发明了五弦琴和农耕,教人种植谷物;制定了历法,以太阳在中天时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尝百草作医书等等。炎帝在位140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帝喾

  五帝之一,帝喾自幼聪慧过人,15岁便参与治理天下,后建都于亳(今商丘),领部落8个,执政后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并以仁德、信义和勤劳施教人民,各部落以和睦友好为上,使各部落互相亲善。帝喾在位70年,寿105岁。帝喾陵在商丘古城南睢阳区高辛镇西北。

  阏伯

  “火神”,阏伯为帝喾之子,相传为帝喾次妃简狄吞燕卵而生。史载,阏伯与其弟实沈不和,常动干戈。帝喾无可奈何,只好将两兄弟分开。将阏伯封于商丘为“火正”,封号曰“商”,差实沈到大夏,使兄弟终不得见。阏伯死后被称为商星,实沈死后被称为参星。在星宿中二星一个落下的时候,另一个才升起。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和商”,其典故就源于此。

  王亥

  华商始祖,王亥为阏伯的第六世孙。他训服了牛,并发明了牛车,使畜牧业和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物口有了剩余。王亥便带领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换物品,于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称为“商人”,所以换的物品亦被称为“商品”。

  杜康

  “醉酒第一人,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三国时曹操东临沧海发出的感慨一直流传至今。“杜康”既是酒的代名词,也是酒的发明者,而商丘正是杜康发明酒的地方。据郭沫若先生在其《中国太稿》中记载:杜康是夏王相的儿子,因遭寒浞追捕,逃到商丘市虞城县依附有虞氏当了“庖正”。据传:一天,杜康把没有吃完的饭存在桑树洞里,几日之后,经过自然发酵,酿出了气味芬芳的酒。

  孔子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祖籍商丘市夏邑县;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商汤

  商朝开国之君,“失者失天下,得者得天下。”据说,这句今天在许多为官之人耳边警钟长鸣的话就出自商汤伐夏的故事。

  商汤,又称成汤,原为商部落首领,居商。夏朝时,商是夏下的小国。商汤处处对人民施仁政,很快有40多个小国归顺于他。而夏桀只顾奢侈,致使众叛亲离。后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伐桀灭夏。夏朝后,商汤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伊尹

  烹饪鼻祖,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也是为中华烹饪文化作出贡献的第一人。伊尹聪明好学,很快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夏桀看他很有学问,把他选到朝里做事。而他却不愿助桀为虐,自动离朝隐耕。商汤听说之后,亲自到他隐居的地方拜请。伊尹被商汤贤下士的所,出任宰相,并帮助商汤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仓颉

  汉字创造者,传说:中国人(实际上远不止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是仓颉所创造的。作为“中华文字鼻祖”,几千年来,仓颉不但受到炎黄子孙的,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于商丘市虞城县王集乡的仓颉墓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

  庄子

  文哲大师,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商丘市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还是归依于的哲学。后世将他与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灌婴

  灌婴(?~前176)西汉丞相,商丘睢阳区人。出身于贩布的小商人家庭。公元前208年,在刘邦与项梁联合灭秦之始,灌婴投到刘邦麾下。初任中涓、郎中、中谒者,灭秦后助刘邦攻城略地。发展队伍,任中大夫、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围项羽于东城(今安徽定远),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西汉建立后,初封车骑将军,文帝时升为太尉。公元前177年,任丞相,期间,推行与民生息政策,提倡减免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促成西汉文景之治。后率大军抗击匈奴,死于任上,被追谥为懿侯。

  江淹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家,字文通。商丘市县江集村人。历南朝宋、齐、梁三朝。少年家境贫寒,常以打柴度日。才思敏捷,聪慧好学,早年著有《别赋》、《恨赋》等诗赋问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江郎。后举为秀才,踏上。初为主簿,后历任镇军参军兼南东海郡郡丞,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齐朝时官至吏部尚书,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为醴陵侯。他青少年时才华横溢,诗赋极佳,后。终日忙于政务,遂才思衰退,无暇写诗作赋,时人谓之才尽,成语江郎才尽由此而来。任职期间,为官。执法严明,判断果敢,不畏,了许多污吏,深得梁武帝器重,死后谥为宪。

  侯方域

  侯方域(1618~1654)明末散文家、诗人,明末四大才子之一。字朝、别号雪苑,商丘市睢阳区人。明天启户部尚书侯恂之子。15岁应童子试,考中第一名。20岁参加进步爱国书社复社,并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歌妓李香君结识相爱。1640年从南京回到商丘,与本地文人贾开等人结成雪苑六子社。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等书。清顺治十一年(1654)英年早逝。清戏剧家孔尚任依据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成《桃花扇》一书,在我国戏剧史上影响很大,其故居壮悔堂保存完好,现已辟为博物馆,陈列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生平事迹及文物。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男,(即太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为北宋名臣,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曾在应院求学、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院掌学主教。

  花木兰

  巾帼英雄,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

  沈鲤

  三代帝王师,沈鲤(1531——1615年),字仲化,号龙江,归德(今商丘)人。 明代万历年间著名家、理学家。为人峻洁峭直,力行古道。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代帝王师”,世称“沈阁老”、“归德公”。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约》等,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万历十二年(1584年)拜礼部尚书。又加 少保、改文渊阁。一生方正刚介。沈鲤在商丘病逝后,万历帝非常悲伤,祭文中称赞他“正气,伊洛真儒。”并将其葬于商丘市水池铺乡沈坟村,并有大量文物现存。

  袁可立

  兵部尚书,袁可立(1562--1633),字礼卿,号节寰,睢州(今河南省睢县)人,中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以子枢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早年曾以敢言直谏著称,为民,刚正不阿,不惧,惩处奸佞,有“袁青天”之美称,在苏州为官三年,离任时百姓箪酒相留,哭送百里不绝。晚年又因忤魏忠贤遭罢官,所作《观海市诗》至今尚存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单位蓬莱阁上,为海天增色。

  河南所有学校名单 郑 州: 郑州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中州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黄河科技大学 河南电视大学 河南医科大学 郑

  gz.sojk.net我是学旅游管理专业的,现在需要一些驻马店和商丘的人文故事、山水传奇故事,大家有知道的请告诉我一下,多多益善,谢谢啦~~传说

关键词:商丘人文历史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6 版权归清远500E网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