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牌坊所在的,是唐宋时期宋州城遗址,应院即在其左近。如今唐宋地面已在湖底深处。
“新国保·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系列之五
首席记者 姚伟 文图
引子
PREFACE
“它们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纬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运河和文化线遗产给出的定义。
毫无疑问,大运河完全具备这些要素和特质。这条运河沟通中国五大水系,为古代中国“提速”,促进了广大地域中人员与物资的流动。它的天性是开阔、开朗、,为沿岸带来多样性和多元化,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激发了古代中国的活力。
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同样的道理,大运河的历史,就是沿线城市的历史。大运河开凿后,沿岸兴起一批商业都市,作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地,活力四射,风光无限。
与安土重迁、因循保守的农业文化不同,运河文化有着探索和扩张的独特气质;与传统型城市趋向封闭不同,大运河型城市倾向交流,在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深的“运河”烙印。正如上海交大教授刘士林所说:“以人口城市化、城市功能商贸化、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化生态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运河城市文明,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一个独特谱系。”
这些新兴的商业都会,有的以前就是、军事重镇,魅力无比的大运河,促使这些城市完成“城”与“市”的融合,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成为“两者在中国古代融合得最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商丘隋唐的、宋代的南京,正是在“城”“市”交融的模式下,焕发无限活力。
背靠大城
“河市”勃然而兴
武庄村位于商丘南边五六里,虽然离市区不远,但交通稍有不便,村子显得有些偏僻。这个季节,青壮年村民大多在外打工,不少人家大门紧锁,村子里气氛颇冷清。
这个冷清的地方,曾是热闹繁华的所在。千年以前,当大运河滔滔奔流的时候,商丘城南的大运河沿岸民居稠密,店铺林立,市场上人头攒动,是比城内更繁华的“河市”,武庄地处码头,是河市的核心区域,堪称黄金地段。
“……宋城南抵汴渠五里,有东西二桥,舟车交会,民居繁伙,倡优杂户,厥类亦众。”宋代王曾在他的《王文正》中记述了河市盛况。在稍晚些的王巩眼中,河市的繁荣更是超越宋州城:“南京去汴河五里,河次谓之河市。五代国初(指宋朝初年),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比。”
王曾状元出身,是宋朝前期名臣,曾提拔范仲淹、包拯;王巩乃苏轼挚友,诗画俱佳,名重当时。这两个人最大的优点,是勤于写作,他们周游天下之时随手写下的文字,今天已是难得的珍贵史料。
“二王”的记述虽简略,却也大概交代了河市的方位和繁盛的原因。
交通、物流、商贸,携带着巨额的财富,在距离宋州城五里的大运河里奔流。这个距离,正好提供了商品聚散的空间,于是,河市蓬勃发展起来。
因背靠大城宋州,这个河市有很强的聚集效应。全国的商品物资,如丝绸、瓷器、建材、粮食、果蔬、笔墨纸砚,等等,在河市上岸,再通过自成体系的销售渠道,卖到方圆数百里;而方圆数百里的各种商品、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入河市,在这里交易、装船,全国各地。
商贸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定居河市,这也是一次“城市化”,并且也伴随着如今常见的“空心村”现象。据商丘师院付先召博士介绍,这种现象在唐代就有,“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中唐诗人姚合的诗作,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由于商业获利巨大,很多农民离开土地,弃农经商,在某些地方形成“空心村”。
商业机会,吸引更多的人聚集河市,大运河岸边蓬勃发展,生机无限。所以,在王巩看来,河市之盛,“非宋州比”。
商业力量攻破“大城”
大运河的出现,让商丘真正形成了“城市”,但“城”与“市”既相互依存,又有一定程度对立。
从王曾、王巩的叙述看,在当时人眼里,宋州城与河市并不完全是一码事。“城者,所以自守也”,“城”的本义是城垣,主要功能也是防卫,商丘是“天下腰膂之地”,宋州城高墙固垒,有大员坐镇,、军事地位极高;而“市”,不过是贩夫聚集的地方,虽然带来滚滚财富,“城”还是有些瞧不起“市”。
王曾、王巩两人对河市的态度有很大差异。
王巩文人气质,对河市不,他认为“其盛非宋州比”,对河市流行音乐河市乐,也十分认可:“凡郡有宴饮,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者,由此也。”
王曾身为大官,又以端庄严肃著称,他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河市、河市乐的不屑:“驸马都尉高怀德,以领睢阳岁久,性颇奢靡,而洞晓音律,故声伎之妙,冠于当时……(河市)倡优杂户,厥类亦众。然率多鄙俚,为高之伶人所轻诮。每宴饮乐作,必效其朴野之态,以为戏玩。谓之‘河市乐’,迄今俳优常有此戏。”
贵族及其伶人眼中的“鄙俚朴野”,换一个角度看,即清新、活泼、爽朗,是商业文化中成长起来市民艺术的特质。
在“市”的围裹中,“城”的身影高贵孤傲。但借助商业的蓬勃活力,市民阶层的全面兴起,最终不可地突进城中。唐代城市,坊市分离,晚上实行宵禁,夜幕,城中一片寂静。到了北宋,运河两岸的城市商业经济日渐强大,大量人口拥入,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点点改变着城的格局。尤其每到日落之后,灯火辉煌,夜生活丰富多彩,宵禁不得不废止。宋仁庆历、皇佑年间,数百年的坊市分离格局彻底,城与市渐渐相融。
一线城市 人文荟萃
在与大运河结缘的500多年,宋州的发展曾大起大落。唐代天宝年间,此地已是颇具规模的商业城市。
杜甫曾与李白、高适一起留恋宋州,他后来在《遣怀》写道:“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陈留指汴州,当时汴州属陈留郡。“名今陈留亚”,是说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宋州的名气仅次于汴州。但是宋城邑中有九万户人家,若按五口之家算,有四五十万人,当时应算一线大城市。
安史之乱中,因地理重要,这里成为安史叛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虽有张巡等奋力,这座城仍被彻底摧毁。凭借运河之便,这座城市逐渐恢复元气,到宋朝成为南京,再度与开封、洛阳等成为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人才聚集效应,使宋州俊才辈出,文化繁荣。应院可说是其繁盛的标志。
应院从私学到官学,从书院升为府学,再升为国子监,其地位约略相当于今天的、北大。
应院的创始者叫戚同文,他学问高迈,门下人才济济。五代重武轻文,蔑称读书人为“毛锥子”,至宋朝建立,为数不多的大儒,也都隐居在山林偏僻之地。而戚同文却在大运河沿线的宋州聚徒办学,遂使应院成为人才渊薮。
戚同文死后,应院一度停办,当地富豪曹诚出巨资增校舍重办书院。晏殊任南京留守时,对这所书院极为重视,聘请著名学者王洙、应院毕业生范仲淹,更使应院盛况空前,闻名全国。
拥有一流的应院,不仅造就众多本地人才,也吸引各地学子慕名而来,如孙复、石介、许翰、陈抟等,前来宋州入读应院,后来成为名臣或名士。
宋州人文蔚盛,也吸引了一干硕学名儒、风流名士,他们或长期生活在城中,或选择此地安度晚年。大量人才聚集,令宋州人文荟萃,文化繁荣,经久不衰。(全文完)
作者:全文完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