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唐玄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该地区在宋代则经历了“永兴军陕西京兆府”的沿革。元代先后改京兆府为“安西”和“奉元”。明洪武二年改“奉元”为“西安府”,西安之名沿用至今。按照京兆尹(西汉)→京兆郡(隋)→京兆府(唐)→西安府(明)→西安市西京()的逻辑,长安本是县名,所以严格来说就是京兆府长安县。但是长安县城是首都,因此也就称长安城。那么,“西安”之名沿袭自明朝。
公元前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于此,故名“余杭”。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宋人范成大记载民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公元年,南宋以杭州为行在,改杭州称临安府。临安之名,本身有苟且偷安之意。
合肥地区在秦朝属于郡。在汉朝,郡经历了王国、淮南郡、淮南王国等数次易名,到汉武帝时复更为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意思是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合肥市西北方向的肥西县、寿县一带。隋文帝时设庐州郡,合肥县属庐州郡。一直到清朝,合肥都是庐州府下辖的一个县。元年(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夏朝曾在开封一带建都年,史称老丘。公元前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战国时期魏国在此建都大梁。公元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五代梁太祖建都开封,改名“东都”。后汉、后周、北宋均沿称“东京开封府”。公元年,朱元璋改汴梁为开封府,公元年,罢称号,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之后开封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一万年前,燧人氏出生于商丘并在这一带建立燧明国。约在公元前世纪,颛顼、帝喾高辛氏等先后在商丘建都。阏伯死后葬于封地,建有阏伯台,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归德”之名缘于五代,明清两代设“归德府”和“商丘县”,府县同城。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