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清远人文历史 > 正文

追寻绥德汉最亮的一抹色彩2014-9-6商丘人文历史

类别:清远人文历史 日期:2014-9-6 20:37:49 人气: 来源:

  砭上村蕲王祠韩世忠塑像

  韩世忠故里——纸房沟村

  道光年间陕西巡抚叶伯英题“重延宋祚”

  砭上村蕲王祠

  苏州灵岩山韩蕲王墓

  一步岩蕲王庙中的韩世忠、梁红玉塑像。

  幼年饱经却不向命运,凭借一身胆气擒得烈马,仗义疏财却因好除暴安良,被本地乡绅蔑称为“泼皮韩五”;未及弱冠即投身行伍,一生疆场戎马,平方腊、困兀术,刀痕箭斑如刻画,累功位列三卿,在其军旗上亲书“忠勇”;奸佞,对外屈膝求和,对内,举朝无人敢发一言,他却面诘权臣,其“‘ ’三字何以服天下”;官拜枢密使却思马革裹尸,报国无门他自解将相之印,跨驴操榼游走于西湖山水间,将满腔爱国血与思乡情暗寄心间;死后进拜太师,追封蕲王,配飨太庙,后人将其奉入庙堂,世代景仰,万言树起,却道不尽他一生的不世传奇……他的名字,叫作韩世忠。

  匡扶宋室 御题忠勇书军旗

  欲了解韩世忠真实的形象,我们还要到正史的记载中去寻找。元末宰相脱脱在其编撰的《宋史·韩世忠传》中,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八千余字,为我们记录了韩世忠的功勋一生。下面,我们择其要点作以概述:

  崇宁四年(1105 年),西夏入侵宋境,尚不满20岁的韩世忠登城斩杀守关敌将,将其首级扔于城下,宋军乘机大败。此后,他又独骑斩杀西夏监军驸马,攻城斩级连连。

  看过《水浒传》的读者,应该对“武松单臂擒方腊”一节记忆犹新。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擒获方腊的北宋将领却是韩世忠。

  宣和二年(1120 年),方腊自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举兵起义,攻城略地,声震江浙。身为偏将的韩世忠随王渊剿伐义军。其间,他在杭州设伏击败方腊义军,被王渊赞为“真万人敌”;随后他又潜行至方腊,仗戈渡险,格杀数十人并生擒方腊而归。

  此后的时间里,滹沱河畔韩世忠曾率五十骑当金兵两千,浚州(今河南浚县)城下挥戈力战突出重围,率死士三百捣敌营解除真定(今正定)之围,又于济州城西王台力战解康王赵构之困,实可谓战功赫赫。

  金兵攻克汴梁(今河南)掠走徽、钦二帝后,康王即位(宋高)。面对着“靖康之耻”,韩世忠请求迁都长安,以求光复山河,却未得到朝廷的应允。从此之后,宋廷便只能偏居江南,在西湖歌舞中“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而此时的韩世忠却继续驰骋沙场,一边抵挡金兵,一边招抚散兵、叛军。建炎二年(1128 年),金兵再攻河南,韩世忠与翟进合兵夜袭金将悟室军营。这一站,“ 世忠被矢如棘,力战得免”。不久,宋朝军将苗傅、刘正彦反叛,韩世忠号召全军“当以死报国,面不被数矢者皆斩”,于是三军人人用命,大败敌军。随后,韩世忠又率军擒获苗傅、刘正彦二人。宋高闻讯后,派来了殿前两位虎贲前来苗、刘二人,并御书“忠勇”二字于军旗之上送至韩世忠军中。

  以死报国 中兴首臣困兀术

  建炎初年,南迁后的宋廷为兀术(完颜弼)所部金兵,都城屡屡迁徙(历河南商丘、浙江绍兴等地)。在听闻兀术又将出兵后,朝廷官员再度请求将都城迁往长沙。韩世忠闻讯说:“国家已失、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于是,宋高诏命他屯守镇江、江阴一带,由此才有了那段被民间传诵千年的“黄天荡困兀术”典故。

  建炎三年(1129 年),金将兀术率领10万大军南侵,一连克南京、杭州、绍兴、宁波等地,手中只有八千军士的韩世忠却成竹在胸,向高奏明了黄天荡一役的方针——“留江上截金人归师,尽死一战”。就在当年的上元之夜,韩世忠引兵赶赴镇江,屯兵焦山寺与兀术大战。梁夫人(梁红玉)则亲临阵前击鼓提振士气,金兵始终无法(自南向北)渡过长江。其间,韩世一边兀术所献珠宝、名马的贿赂,一边又抵挡着金将孛堇太所率的援军。就这样,双方在黄天荡激战了48天。在此期间,困顿无方的兀术曾屡次请求与韩世忠“会语,祈请甚哀”,韩世忠,要求对方“还我两宫(徽、钦二帝),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百般无奈之下,兀术只得向下人求计,一夜间偷偷凿出一条 30里的大渠,并以“刑白马,剔妇,自割其额”的方法祈求,方得以脱困而去。

  此后,韩世忠曾设“撤炊爨”计在大仪镇(属江苏仪征)击败金与伪齐的联军,擒获金将挞孛;随后追击至淮河岸边,金人自相踩踏及溺死者甚众。听闻捷报后,高喜不自禁,称赞“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朝廷众臣则称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

  不得不说,兀术与韩世忠绝对堪称“一生敌手”。 从泗州(今安徽泗县)到(今河南),从楚州(今江苏淮安)到濠州(今安徽凤阳),都有二人阵前对垒的痕迹。虽不说疆场绝无败绩,但在韩世忠屯驻楚州的十余年间,兵卒仅有三万,但金人却不敢进犯……若要全面地了解韩世忠,除了历数其疆场赫赫战功外,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面斥秦桧“何以服天下”。

  面斥奸佞书就万言碑

  由于在战场上连连败北,以兀术为代表的金国将领开始放弃“武力灭宋”的策略,与南宋开始和谈。宋高对此可谓求之不得,但对握有又力主抗金的韩世忠、岳飞却十分忌惮。因此,如何解除大将便成了高与秦桧的头等大事。绍兴十一年,宋高下诏拜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枢密使,但实则是明升暗降,一下就解除了二人。此后,韩世忠仍因不满和议,称秦桧误国,无果后便请求卸任枢密使职务。

  在此期间,岳飞也遭受秦桧等人,并以“谋反”的被杀。岳飞冤死后,宋廷举朝无人敢出一语,独有韩世忠敢于秦桧,其岳飞父子的缘由。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韩世忠则怒称:“‘ ’三字,何以服天下?”从此以后,韩世忠再未和秦桧说过一句话。杜门谢客的他,由小童随从,跨驴携酒纵游于西湖山水之间。

  绍兴二十一年,韩世病故于杭州,高下旨进拜其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葬在了苏州的灵岩山下。待到孝朝,韩世忠又被追封蕲王,配飨高庙庭。除此之外,孝还亲题“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并由参知政事赵雄撰文(全文13900 字)、枢密使左丞相周必大书写,成就了一通享誉千年的“万言碑”,一通无与伦比的“四绝碑”。

  至于韩世忠因何葬于苏州,耿苗先生在《不朽的》中写道:“ 韩世忠一生在苏州生活的时间最长,所以苏州就是他的第二故乡。”韩世忠晚年弃官后就寄居在苏州,并将沧浪亭(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建筑)扩建为“韩园”。以解元为首的6 位韩世忠部将,则选择在苏州郊区的穹窿山海云禅寺隐居修禅。他们将禅院之名改为“宁邦寺”,取意“宁国安邦”。传说韩世忠生前常来看望部将,宁邦寺西的“玩月台”,便是韩世忠当年赏月之处。此外,韩世忠之子韩彦古还曾两度出任平江(苏州)知府(后官拜户部尚书),延续了韩家与苏州的不解之缘。

  “据我们寻访了解,今日韩世忠家族后人有十余万,主要分布在上海、无锡、武汉、信阳等地。那些世代生活在太湖岸边的人们,曾向我们讲述过一个典故——当年韩蕲王弃官后,他的战船便成了太湖湖面上的渔船,他的水军也就成了太湖沿岸的渔民。太湖周围生活的万千百姓,都是韩世忠及其部下的后代。”长期从事陕北文史研究的李贵龙先生说道。

  正因如此,早在韩世忠生前,太湖岸边的人们便在家中为韩世忠“立生祠,共勒功于石,至今奉香火唯勤”。 此后,苏州百姓更是将韩世忠奉入当庙堂(当地历史上曾有2座蕲王庙),蕲王因此成为了当地目中可以护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土谷神”。

  除此之外,在韩世忠去世不久后,时人便在其墓园西侧建起了一座“韩蕲王祠”(现分为韩世忠飨堂、梁红玉飨堂、韩世忠事迹陈列室三部分),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魂牵故土乡梓万民奉蕲王

  李贵龙告诉记者:“ 苏州人对韩世忠的感情,早已从对人的钦佩演绎到了对神的,这和绥德人韩蕲王的心理是不约而同的。即便如此,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韩世忠传》作者戈春源先生仍不满意。他曾说:‘ 杭州人对得起岳飞,苏州人却对不起韩世忠。’在他看来,苏州虽只是蕲王的第二故乡,但韩世忠不仅是绥德人的骄傲,也是苏州人的骄傲。而苏州人对韩世忠遗迹的和宣传,差得很远很远。回头再看作为蕲王故里的我们,要做的怕是更多更多……”

  自18岁参军离开故乡,韩世忠再未回到过绥德,但从史料记录的点滴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未忘记这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的战场上,他深知“陕西诸乃出产兵马之地”,曾高移都长安;太湖畔的沧浪亭中,他口中吟诵着“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心中却压抑着无尽的思乡之情;即使是晚年的寂寥生活,他也不望故乡,自号清凉,以此缅怀儿时随母乞讨的栖身之所——清凉寺。

  当然,乡梓百姓也没有忘记韩蕲王。不知从何朝何代起,“ 泼皮韩五”“ 一步岩擒烈马”“ 韩世忠从军”“响马洞得”等传奇故事便在绥德开来,这一传便是几百年。此外,韩世忠也被人们列入了“绥德汉”的行列,并作为个中翘楚成为了代代绥德目中的大英雄。在韩世忠故里绥德县崔家湾镇纸房沟村村,村主任韩天虎告诉记者:“ 当别人问起我们家在何处,我们都会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村是蕲王故里纸坊沟,我们是韩世忠的后代。”

  “毫无疑问,无论是战功、、历史影响,还是在家乡目中的地位,作为‘绥德汉’的最杰出代表,韩世忠都是当之无愧的。除此之外,韩世忠在历代文臣、武将心目中也有着极高的地位。当年林则徐在拜谒韩世忠墓地、祠堂时,就曾留下一副楹联对联缅怀蕲王——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新焕岩前榱栋;威名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长期从事陕北文史研究的南国伦先生说道。

  而自清乾隆年间起,绥德人有了一种向韩世忠表达敬仰之情的新途径——蕲王庙。乾隆三十二年(1767 年),绥德知州舒世烺在一步岩(韩世忠擒烈马处)的永寿寺佛殿旁创修蕲王庙一所,最早开始了对韩世忠的。清朝末年,蕲王庙内的香火日盛一日,蕲王与佛祖由此宾主易位,成为了一步岩群的主神。在此期间,一步岩上与韩世忠有关的史迹也逐年增加——道光年间陕西巡抚叶伯英题写“重延宋祚”,知州江士松题写“一步岩”,一对石牌坊也随之建成……此后每年的四月十六和七月初八,当地信众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来表达对韩世忠的纪念。

  据史料记载,清末年间,绥德境内已有城内围窑巷、一步岩、砭上村、纸房沟村、贺家湾村、郝家桥村等多地建有蕲王庙,当地人对韩世忠的达到顶峰。但因战争及“破四旧”等因素的影响,仅有一步岩、砭上村和纸坊沟的蕲王庙延续至今。

  在采访的最后,李贵龙先生回答了记者“如何做好韩世忠文化宣传、”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现实,科学论证,通过客观而生动的人物传记还原韩蕲王的历史形象,正确引导民间和庙会传统,再配合现代的影像资料,让人们直观地、正确地认识、了解韩世忠其人其事。有了群众基础和社会参与,所有的问题或许便可迎刃而解。”文/ 图记者满孝永

延伸内容:
关键词:商丘人文历史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6 版权归清远500E网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