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清远人文历史 > 正文

市委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商丘人文历史

类别:清远人文历史 日期:2014-8-13 22:06:25 人气: 来源:

  7月31日,市委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图为大会会场。 记者 傅 青 摄

  7月31日,市委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分析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形势,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科学推动我市新型城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市委陶明伦,市委副、代市长李公乐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

  会议由市委副周树群主持。市领导张新、张家明、王仲田、朱明伦出席会议。

  就科学推动我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陶明伦着重强调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和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陶明伦指出,中央、省委对新型城镇化工作高度重视,中央召开了以来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习总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和新要求。省委召开九届六次全会,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专题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陶明伦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对于商丘这样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发展中大市来讲,实现跨越发展、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必须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我们计划,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目标要达到56%,这意味着7年间共转移农业人口94.5万人,平均每年13.5万人,可见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牵一发而动的关键之举。当前商丘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新型城镇化具有牵一发而动的综合带动作用。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三农”问题突出成为制约“三化”发展的最大症结,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人口大市,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产业和人口在空间布局上合理集中、推动节约集约发展和生态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市,城镇化水平低、质量不高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是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纲”,抓好了城镇化,就能以纲带目、纲举目张。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形势发展的现实选择。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镇化,农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城乡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乡二元结构正在逐步;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正在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传统的分散经营方式开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脱离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很多农民“钟摆式”移民,出现“双巢”或者城乡两栖现象。这些变化,既为加快城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推进城镇化带来一些问题。因应这些变化,规律,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就能加快发展进程;这些变化,任其无序发展,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就会走弯,就可能延缓发展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破解现实困局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城市病”日渐突出。就我市而言,城市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就业支撑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尽管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但如何让城市更好地满足居民需要,让大家生活得更美好,是我们必须思考研究的问题,也是的责任。

  明确方向,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陶明伦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做到“三集”,即产业集聚,有产业就有就业机会,人气就聚起来了,城镇就活起来了;人口集中,强化“一基本两牵动”,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有能力的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土地集约,破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题。具体讲就是:

  一是以人为本。人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让居民在城市过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二是产业为基。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有了产业支撑,才能让进城人口有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可靠的收入来源,才能吸纳人口集聚,城镇才能活起来。要以产立城、以业兴城,以城镇聚集产业的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扩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优化为要。优化布局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要按照“一核两翼组团发展、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城镇发展战略,科学编制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中心市区、县域城区、重点镇区、新农村四级城乡规划建设体系,促进中心市区、县城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现阶段,重点把中心市区和县域城区做大做强,打造新的战略支撑点。2020年,商丘中心市区力争发展到150万人规模,建设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三个县域城区力争发展到40万人规模,着力培育5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四是效益为先。效益是新型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重点凸显生态效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和生态修复。要引入“田园城市”,重点抓好商丘古城生态水系、日月湖引黄调蓄工程、黄河故道森林湿地建设,保持“天蓝、水碧、绿色、洁净”的自然生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五是文化为魂。文化传承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要围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注重文化传承,保留历史记忆,彰显地方特色,城市的肌理和文脉。商丘要擦亮“商”品牌,“商”文化,建设好“三位一体、全国唯一”的商丘古城,使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建筑完美结合,形成多元的现代城市文化。

  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关于产业支撑的问题。陶明伦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结构,决定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决定着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超前了不行,滞后了也不行。产业是生产力的具体体现,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随着工业而出现,不考虑产业发展去搞城镇规划、村庄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也就难以实现这些愿望。我们要抓住难得机遇,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成效,围绕构建“一谷三城六五中心”,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县里着力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市里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全市着力打造食品、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物流等6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提升集群集聚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业是工业化中期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牵动五六十个行业,对经济发展的综合拉动作用很大。商丘作为三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潜力较大,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持续保持多年以来一直平稳发展的势头,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推进。

  关于规划建设的问题。陶明伦指出,科学构建中心市区、县域城区、重点镇区、新农村四级城乡规划建设体系,是我们的城镇化发展目标。结合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首先是要把中心市区和县城做大做强。一是中心市区。重点加快中央商务区、商丘中心火车站、商丘古城 “金三角”开发建设步伐,突出抓好郑徐高铁、商合杭高铁、商丘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建设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丘市区人口规模最终达到250万人左右,必须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壮大城市经济实力,着力打造“一环六区”主导产业带,即沿环城高速这一环,加快建设健康产业园区、生态食品园区、纺织服装园区、机械装备园区、物流仓储园区、石油化工园区等六个产业园区,提高中心城区的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县城。县级城市具有落户成本低、人文相近、进城农民有较强归属感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培育5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可以形成商丘新的战略支撑点,意义重大。三是重点镇。目前,我们的大多数乡镇没有就业和产业规划,缺乏产业支撑和就业岗位,难以留住农村转移人口特别是年轻人的心。要选择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布局建设专业园区,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扩大人口规模,努力成为新型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陶明伦指出,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省委、省要求,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问题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任务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中,鼓励农村人口尽量到城镇集中;关键在于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核心是农民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引导农民就业向“三类”分化,即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为不能转移就业的农民创造就业门、有意识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省委、省已经明确新农村规划建设以县为单位,分类分批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城中村、城郊村、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要按照城市化来规划,根据产业集聚的程度、容纳就业量的多少,有步骤地推动村民转为市民;二是深山区、滩区等不具备开发发展条件的村庄,要与产业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规划好往哪里搬、培育什么产业,陆续地搬出来,适度集中;三是平原地区的村庄,这部分村庄的不确定性比较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一些自然村落会逐步,这符合村庄演进发展规律。商丘作为平原地区,哪些村应该保留,哪些村应该整治,哪些村应该缩减,哪些村应该做中心村,必须有科学规划。要以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规划村庄布局,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注重与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方面规划的衔接配套,至关重要。有必要重申一下,鼓励进城务工农民在县城买房,不提倡在农村建房,农村新建房屋必须严格控制在原村盘范围之内,严禁择新址另建。对缺乏产业基础,不具备规划条件的村庄要加以控制,避免盲目发展,当前重在保障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省委、省已出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的指导意见》,这正是“美丽商丘·整洁村镇”活动的题中之义,符合上级要求,切合商丘实际,要持续抓紧抓好。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陶明伦指出,中央已经明确“三个不变”,即保留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保留进城落户农民宅使用权不变,保障进城落户农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不变,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这给广大农民吃了一个长效定心丸,了农益,消除了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我们要按照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的要求,在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落户城市的同时,切实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尚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有,有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实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关于全面深化的问题。陶明伦指出,深化是破解推进新型城镇化难题的关键,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动力源泉。当前,深化的重点:一是深化户籍制度。国务院已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的意见》,明确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在全国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政策,全面放开落户,降低门槛,吸纳城镇人口集聚。二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个部分。由于城乡差别、部门职责分工,五大险种之间、城乡险种之间,人社、卫生、民政部门涉及的社会保障项目还没有实现完全对接。下一步,人社、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要消除城乡差别,健全信息网络系统,探索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实现社会保障“一”。

  关于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陶明伦指出,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土地、资金、管理等诸多瓶颈制约,人、地、钱的困惑,需要用体制机制创新来加以破解。一要创新土地保障机制,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土地是制约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深化土地管理创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土地保障能力,不搞“摊大饼”和“圈地造城”。要发挥规划管控作用,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优化建设用地配置,加大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城乡建设用地潜力。二要创新资金多元筹措机制,解决“钱如何筹”的问题。推进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投资远远不够,要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引导、市场运作的资金筹措机制,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融资工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行市政债券,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允许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三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解决“城市怎么管”的问题。城市管理切忌管理主体模糊、职能越位缺位、“九龙治水”,看似都管,实际上都不管,有利的事都管,无利的事都不管。因此,明确主体、定责管理,理顺体制、职能、落实责任、责权统一,着力解决好市容、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问题,防止城市快速发展产生的“城市病”,探索建立“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级实施、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当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领导,确保新型城镇化工作科学有效推进

  陶明伦强调,新型城镇化关乎商丘跨越发展的进程,目前正处于十分关键的阶段,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必须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新型城镇化工作科学有效地扎实推进。

  一要摆上。各级党委、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摆上重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定时间、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定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推进有力、落到实处。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效率意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作为,打好整体战和协同战,有重点、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城镇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学习和研究,以中央和省委城镇化来审视本地本部门工作,把握好与市场、城市与乡村、领导与群众、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廓清思想,及时纠正偏差,不走错,少走弯。

  二要积极稳妥。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习总指出,中央召开新型城镇化会议,也不是要大家铆足了劲、采取超常措施,回去放卫星,而是强调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不盲目刮风。省委郭庚茂要求,必须遵循规律、分类指导,完善规划、循序渐进。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敢于担当,解决问题,不消极懈怠、错失机遇,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一切以重实效为标准。

  三要集约节约。作为平原农区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的责任。要底线、管住总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要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有偿退出机制,挖潜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解决住房困难家庭建房用地问题,加快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投资强度和效益,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要建立节约集约考核励机制,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型产业,推广绿色建筑模式,建设紧凑型城市。

  四要合力推进。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职责,认真研究,大胆创新,分工协作,配合联动,体制障碍,合力推进落实。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纳入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体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及时报道好典型、好做法,营造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浓厚氛围。

  就做好我市新型城镇化工作,李公乐重点强调了五个方面的问题。

  李公乐指出,一是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责任感。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责任感,认真查找自身差距,抢抓国家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机遇,抢抓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产业项目在商丘落地,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要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区别在于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推行新型城镇化,就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要为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城镇化,关键是靠产业的支撑,特别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产业支撑能力。要生态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加强绿色低碳的建设。要文化传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传承好商丘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注重文化特色,注重好名村名镇名城,留下更多文化记忆。要群众意愿,推动新型城镇化就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使老百姓的利益不受到影响。三是把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布局。2016年,我市新型城镇化率要达到48.8%,到2020年,达到56%,这是总体目标,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是一城六组团10个产业集聚区、24个中心镇、24个重点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统筹发展。要强力推进中心镇建设,大力发展县城组团,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四是突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要提升产业的支撑能力,提升城乡的交通水平,提升生态的档次,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五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要搞好规划,要筹措资金,要管好土地,深化户籍,以此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会议印发了《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意见》(讨论稿)。

  各县(区)委、县(区)长、主管副县(区)长,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城建口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县(区)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关键词:商丘人文历史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6 版权归清远500E网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