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境内的明清黄河故道湿地风光 虞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首席记者 姚伟 实习生 张丹洋
引子
黄河故道弯曲苍莽,如一条巨龙横卧豫东平原。大堤上果树成行,鸟语花香,故道内绿树成荫,林茂粮丰,大面积的湿地、草滩,构成典型的河谷自然景观。
商丘黄河故道西起、东至虞城,全长134公里,总面积约1520 平方公里,是一笔极为特殊的自然遗产。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杜充扒黄河,致其夺淮入海,数年后流经商丘,数百年后形成这条河道,随后不断淤积,河道落差变小,河流异常平缓。清道光以后,下游河道已是残破不堪,决口溃坝越来越频繁,一次大规模的改道已成必然。1842年,魏源就指出黄河两岸地形南高北低,北决是必然的,用人工的方式,使黄河改道北流,以降低危害。但此议未被重视。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又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夺山东大清河注入渤海。摆回到北面,行经今河道,北流入渤海。这次改道,河南开封、兰考、杞县、长垣、濮阳受灾严重,但受灾最重的是山东,此后数十年山东深受黄河水患。
这次决口之后,改道与复道之争,在清廷发生了长期的争论。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两江总督马新贻都主张黄流,反对复归故道;山东巡抚丁宝桢、张曜则多次提出让黄河复归故道。当时正是太平鼎盛之时,清视之为腹心之患,根本无暇治河。随着时间的推移,南行复故道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清只得认可黄行的事实。
铜瓦厢决口之后,商丘及以下河道迅速断流,成为故道。在流经700多年后,黄河终于离开了商丘。
此时,利民镇老城已有300多年历史。这座小城为防御水患建造的防御体系并没有失去价值,在近现代长达百年的动荡中,地处四省交界的虞城兵燹匪患严重,“金城汤池”的小城,成为这一区域的“安全岛”。
人口密集
商贸繁荣
利民镇老城只有五六百亩大,最多时却有近两万人居住,人口密度之大,十分罕见。小小的城池,曾吸引了全县乃至周边的富户。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动荡不安,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之地,社会秩序更为脆弱,拥有“金城汤池”的老城,因此具有了特殊的魅力。县里大户人家,纷纷不惜重金,在城内购地建房。明清两代,虞城人才辈出,官宦人家极多,逐渐形成范、许、耿、刘、杨等“八大家六大户”,这些官宦世家占据了城内最佳,一般大户则多在城内二街、马道街居住。
密集的人口,促使小城内建筑多而精,许家三进四合院、刘家三进四合院、范文正公祠、黉学、城隍庙、三皇庙、文昌阁、魁星楼等,不一而足。
人口密集,也促进了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四省交界的地理,虽然容易招致匪患,但也拥有更多商机,小城四通八达,商贾云集,是周围十多个县闻名的商贸中心。
抗战之前,老城天天逢集,后来也至少两天一集,每天方圆数十里赶集的人络绎不绝。“家里砍棵树,扛到老城里,一会儿就能卖掉。什么东西拿到集上也都能卖掉。”
除了集,还有各种会。据80岁的老城人申金玉先生介绍,自四月十五大会开始,五月二十八城隍庙会、九月二十四古会、十月十五庙会、十一月初七庙会、腊月初八庙会连续不断。庙会一般会期三天,唯有城隍庙会(夏收夏种刚结束之时)名传千里,热闹非凡,持续十天到半月。庙会上每天都要唱大戏,还有高跷、舞狮、鬼会、龙灯旱船等民间娱乐。
城隍庙会期间,南京、镇江、无锡、常州、天津、上海、济南、济宁、徐州、开封、商丘等众多外地商人前来贸易,城隍庙街建起封闭式的高棚,成为外埠商家集中区域。
频繁而活跃的商贸,为老城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也带动老城三十六行七十二业的繁荣。据申金玉介绍,当时站在大隅首(即大十字口)朝四大街放眼望去,门面、店铺鳞次栉比,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铁匠、铜匠、银匠、木匠、泥瓦匠等手工业各有高手,数十家菜馆、众多的小吃摊,美食众多,花样无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城的商业、手工业、饮食业等,达到鼎盛。
“红脸王”红遍豫东
频繁而热闹的集、会等商贸活动,带动了老城文化娱乐业的繁荣。老城传统民间文艺盛行,达到很高的水准,东关的高跷,西关的鬼会,南关的旱船,北关的狮子,都声名远播,玩出了大名堂。
东关的传统绝活是踩高跷,高手们不仅走、跪、跳、窜桌子等基本动作娴熟,还创造了各种独特的表演,比如“扑蝶”,这个表演由两人完成:一男子扮成古装,脚踩高跷,手持长长的竹篾,前端装一个彩纸叠成的蝴蝶。只见“姑娘”高举低放,左右摇摆,竹篾上的蝴蝶上下翻飞;另一人扮成,高拍低捂,左逮右捉,忙乎着扑蝶,他不时做鬼脸,动作险象环生,时而让人提心吊胆,时而让人乐不可支。每逢这样的表演,观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与这些民间绝活相比,老城的戏班子名头更加响亮。据虞城县文史工作者先生介绍,老虞城境内有刘家班、张家班、贾寨娃娃班等三大戏班,其中数刘家班水平最高,人数多、名演员多、行头整壮。名家有“红脸王”唐玉成,“二红脸”朱勤堂,外号“活张飞”的“大花脸”王彦山,文武戏全拿的“二花脸”丁二,以及“小生”王树德、“武生”小立,名丑刘二摆腚、花旦刘贵玲等,各有绝技,他们的演出精彩纷呈,迷倒。刘家班一年没有闲的时候,请他们演出,要排号,许多人掂着点心攀交情,只为早点请来他们演出。不仅在虞城,豫鲁苏皖交界的方圆数百里,都有众多刘家班的“粉丝”。
刘家班最有名的演员,当数“红脸王”唐玉成。如今豫剧给人的感觉是阴盛阳衰,实际上当年豫东红脸唱腔高亢、清爽,极富阳刚之美,唐玉成就是豫东红脸的集大成者,曾被誉为“豫剧的麒麟童”。
唐玉成生于1895年,利民镇老城附近申台寺村人。他12岁学艺,先后师从豫东几位著名的须生,并有很多创造性的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将豫东红脸唱腔发扬光大,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十多县,被尊为“红脸王”。
“过去没有麦克风,没有任何扩音设备,在空旷的场地,唐玉成等老艺人的唱腔,能灌满每一位观众的耳朵。那是真功夫。”虞城县宣传部副部长贾文亮介绍,现在很多豫东老人仍对唐玉成十分推崇,他扮相壮美,表演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唱腔更是别具风采。唐玉成在演唱时,多是嗓结合,先低后高(一般由C调升到E降调),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他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也称寒颤,据说为唐独创)等唱法,听起来粗犷豪放,独具一格。
1962年,68岁的唐玉成参加河南名老艺人汇报演出,表演了《火烧纪信》、《地塘板》、《文王跑坡》等剧目。当时的文化名人冯纪汉对他扮演的纪信给予了高度评价:“唐玉成通过自己的唱腔和表演,从犹豫到自愿,表演得很有层次,而且合情合理。一个68岁的老人,还能够作出这样的表演,特别是唱腔还那样洪亮优美,如果没有高深的艺术造诣,是难以达到这样境界的。”
这次文艺汇演录了音,从网上搜出来唐玉成演唱的片段,第一声,我们已觉荡气回肠。
说起利民镇老城,很多虞城人既深感自豪,又大有遗憾。1954年,虞城县城迁到今址,老城人口骤减,从近两万人减至五六千人,后来更减至四千余人。1956年,农村进行水利大建设,老城的城墙、城楼,以及城内部分古建被拆除,古砖被用来砌井壁;“”中,孔庙大成殿、范文正公祠、南关古塔等古建被扒掉……说起这些往事,“从民间到,都无比遗憾”。
即便如此,利民镇老城悠久的历史,长达十里的护城堤,以及宽阔的城湖,仍以其独特的格局、良好的生态,耐人寻味,令人徘徊流连……(全文完)
作者:全文完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番禺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或本页面链接内容可能涉嫌其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联系邮箱:处理时间:9:00—18:0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