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清远风俗 > 正文

商丘风俗蒲城风俗习惯-渭南频道-华商网

类别:清远风俗 日期:2014-11-29 12:36:32 人气: 来源:
6677DNF,飞天忍者猫作弊,岁月无声鼓谱,nba08月光宝盒,倒霉男人攀升记,www.dahan.cc,火炬之光msvcr100,agpapertures,热血无赖买别墅,何姿凸点,神墓续集坤飞,天庭外传百度影音,徐路甄玉娆,matlab6.5,问候吧听书网,一等狐狸精,巴顿将军qvod,十二妖精系列之鼠妻,漂亮女人与大黑狗,假牙固定剂,得力挤线器,乡间秋雨,郑大世,郭德纲,owsrmadm.exe,烈炎剑豪,taoyutaole开店,赛尔号利桑,重生之极品宝宝,风云岁月片头曲,苗可秀近况,恐龙快打,涩女的第二春

  风俗习惯

  蒲城县沿袭日久的诸多民间习俗,基本是以汉民族相沿的民俗加地域特色而形成,富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续陕西通志稿风俗一蒲城县》载:“民俗习刚好讼,尚知学问,质实勤俭。力农者多,逐末者少。士崇实学,耻奔竞。清道咸时,率好斗、健讼,近渐熄。惟兵荒后诸物昂贵,生计维艰。昔年富豪,率多零落。市镇铺户,迭经倒闭。士子读书半生,不免困守敝庐。而妇女首饰与一切宾朋宴会,盖趋奢华。阖境少自然之利,纸、碱、盐、矾、磺、煤、盆、瓮之属,无一不由人力经营者。故民习勤劳,妇女虽富家不废纺织,贫者更把锄犁;间有游惰,不容于乡里。种棉自给,多衣大布(土布),城市间有服绮罗者。宴客无多珍异,馈遗不过馄饨数枚而已”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习俗在逐步演进,有些习俗传承的载体虽然消失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淡化了,但其行为仍然在继续着,有些甚至获得了新的内容和功能。有些习俗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得不发生某些变化,但其内在的民俗心理并没有根本改变,所以有许多传统的习俗至今还继续存在。

  第一节 生活习俗

  服饰

  蒲城县民风淳朴,崇尚礼仪,生活习俗注重传统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前,蒲城人衣着服饰色调仍以黑、白、灰、蓝、绿为主,衣服款式以中山服、军便装为主,布料以化纤、混纺为主,内衣多以腈纶、涤棉混纺组成。90年代以后,随着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古老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逐渐不大重视繁冗的形式,而追活质量,不再满足单调的服饰色彩。款式和花色式样繁多的西装、夹克、猎装、休闲装、裙装已渐成主流。外衣面料更加考究,除棉布外,羊毛绒、薄呢子,各种皮子已成为首选。内衣则倾向于纯棉制品。御寒服已不再穿厚重的棉衣棉裤,代之以保暖内衣、毛衣、毛裤等。年轻人衣着更加个性化、高档化,男子的西装革履,女子的旗袍套裙,少男少女的牛仔装束不断引导着城镇青年的服装新潮流。

  绝迹多年佩带饰物的习俗,80年代后期重新出现,90年代已成为一种时尚。城镇职业女性和中等收入以上的中年妇女初期普遍戴上了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有的男子也戴金戒指。90年代后期,饰物的质地开始发生变化,除金、银饰物外,玉石、水晶、铂金、珍珠、玛瑙、钻石等已进入饰物市场,人们的饰物更加丰富多彩,但拥有饰物已不再被视为富裕的象征,佩带饰品已不再引人注目了。

  饮食

  蒲城县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城乡群众的主食已经以小麦为主,玉米、糜谷等杂粮已作为调剂饮食之用。随着农村的不断深化,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品种的增多,物产更加丰富了。特别是县南龙池、龙阳、党睦、钤铒、原任等乡镇蔬果“大棚”产业的发展,使黄瓜、豆角、辣椒、西红柿、芹菜等蔬菜得以四季上市,人们的菜篮子开始充盈,餐桌上鸡、鸭、鱼、肉已不足为奇。婚丧宴席上的“五碗”“九碗”“十三花”已不占地位。城里人待客已经是按菜谱点菜,乡里人待客也是凉菜上齐后,陆续上八到十个热菜,最后上吃饭菜(四菜一汤)了。90年代后期开始,蒲城饮食结构有一个明显变化,即主食消费下降、副食消费上升,这一明显变化不但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饮食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吃饭不仅仅是为了饱腹充饥,他们在享受口福之余,首先选择的是防病、减肥,所以各类高蛋白、低脂肪的膳食倍受欢迎。近年来,贫困时期人们借以充饥的苜蓿菜和各种野菜,如灰条菜、扫帚菜、荠荠菜、玛珠菜(马齿苋)等重新获得人们的喜爱,不但市场有售,还堂而皇之地摆上了饭店的餐桌,而且价格不菲。

  住房

  20世纪80年代以后,县城和各乡镇分别制定了城市和村镇规划。整修了巷道,硬化了面,不少村道铺设了下水管道,架设了灯,群众建房已多是修建平板房和楼房了,新建房屋不论是结构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变化。

  农村住房依然延续着一户一宅的格式,很少有四合院结构。90年代初已经由砖木结构向砖混结构演变。进入21世纪后,盖单元式结构的楼板房居多,楼板房普遍用水泥钢筋打地圈梁、上圈梁和柱脚,墙壁用水泥沙灰和红砖粘结,房顶多用水泥预制板处理,也有用木料处理屋顶的。门窗已由木质向铝合金、塑钢材料发展,前门大多加宽增高,门房可进入农用四轮或家用小汽车。门面用白瓷砖或彩色瓷砖粘贴的日益增多,门额上方多嵌如“耕读传家”“吉祥如意”“平安是福”“和为贵”字样或各类象征吉祥、象征家和万事兴的风景画。新房地面多用水磨石方法处理,铺设地板砖的住户也日益增多。农村建新房、入新庄的庆贺变化不大,仍是新房上梁之日,亲友拿上鞭炮、烟酒、被面等礼物前来祝贺,兴镇、荆姚一带则用酒浇梁,取“有钱难买水浇梁”吉祥之意。梁木(楼板)挂红、燃放鞭炮以示新屋落成。到了入新庄之日,亲戚们拿上各色礼品前来祝贺,“吃汤水”(宴席),主要亲戚则携米、面、碗、筷、电壶(暖水瓶)、脸盆等生活必需品前来“填宅”“添物”,到2001年以后已变成送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填宅”“添物”了。朋友前来贺喜多添礼金,少则数十元,多则数百元不等。主人则要设丰盛的宴席款待亲友以示感谢。

  20世纪80年代,城镇干部职工大多租住公房,有的是单元楼,集待客、居住、厨房于一室,多数简陋拥塞,打不开转身。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多数单位陆续集资建立了职工家属楼,家属楼一般3~6层不等,面积大多在80~160平方米之间。2001年以后建造的家属楼小区,不仅样式新颖,内部宽敞明亮,采光良好,而且水、电、暖设施配套齐全,居住更加舒适温馨。除此而外,不少居民和干部职工还入住了独门独户的小区或开发区,住房面积更大,装修更为精美。有的富豪已建造了别墅,有的已在西安等大城市购买了单元楼或别墅。城镇建房和入新庄(乔迁)的庆贺基本与农村相同,唯送礼档次略高。

  行旅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县各乡镇都通了柏油,373个村多数通了柏油,少数铺设了炭渣(石子),兴镇、龙池、上王等乡镇不少村还铺设了水泥,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了。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一是自行车。自行车仍是人们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只是90年代风行一时的山地车、变速车等已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电动自行车。一些中老年人已把钟情于“飞鸽”“永久”“凤凰”等老牌自行车的眼光转向更加方便、省力的“富士达邦德”“黑马”“捷安特”等名牌电动自行车了。二是三轮车。三轮车仍是小商小贩们经商跑生意的首选,近年来农用三轮车也已进入农村,三轮车的农用功能在农村体现得更加明显。三是摩托车。农村骑摩托车的年轻人居多,摩托车速度快,样式多且价格可以接受,不论出行或跑生意都可以,县南许多村已经摩托车化了。四是汽车。90年代以前,人们出远门一般都是搭乘公共汽车,每天2~3趟,有时客满则无法乘坐。90年代以后,县城东西南北公交车辆骤然增多,通往各个乡镇都有班车,每隔15分钟至半个小时一趟,搭乘十分方便。2005年,县城内除开通6公交车外,另有出租车600多辆,沿街口,招手即停,十分便捷。私家小车也有所增加,车型以“桑塔那”“现代”“夏利”“奥托”居多,城内已有干部职工开着小汽车上班了。

  第二节 节令习俗

  传统节日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富裕后的人们对传统节日依然十分重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是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旧时至今,人们时入腊月便开始“置年货”,拆洗被褥,扫舍。腊月初五吃“五豆饭”,初八吃“腊八面”或“腊八粥”,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农村称为灶火爷)言好事、吃灶糖、灶飥,三十下午家口贴春联、门神画、福字,室内贴新年画,村巷中锣鼓喧天、围观者众。三十晚上阖家团聚,捏馄饨,包饺子,鸣放鞭炮;旧时邻里相互串门叙家常,90年代开始,已变成全家在一起围坐观看的春节文艺晚会节目了。正月初一黎明,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男女老少穿戴一新,男性先给祖先(画像或照片)献饭、献果、上香、叩拜,然后率子孙给全村(有的给五服未出的自家人)逐户拜年,村中碰见长辈都要问声“年过的好”。初二以后,亲友相互拜年,走亲戚拿馄饨馍和礼品,亲戚设宴招待。新姑爷给丈人家拜年分三种情况,一是定亲第一年年节礼品要丰厚,每样礼品要成双;二是新婚头一年年节,礼品要全面,包括妻家的叔、伯等,且礼品份量和薄厚要一致;三是以后年节,叔、伯家礼品可以减或免。初五称为“破五”,黎明放鞭炮,名曰“赶穷鬼”,早饭吃馄饨,名曰“填穷坑”。

  元宵节。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蒲城县自唐朝开始,城乡均有观灯之习俗,所以又称“灯节”,自十三至十七均为灯节,唯十五谓之正灯节。元宵节祭祀礼仪同春节一样。节前,娘舅家要给女和外甥送鹣馍送灯笼,娘家给新出嫁女家送的鹣鹣馍很大,且成双成对,表示夫妻比翼双飞。元宵节白天各地打社火、踩高跷、抬芯子,非常热闹。苏坊一带“社火”中还杂有耍“血故事”的习俗。晚上街巷灯火通明,小孩子打灯笼嬉戏,家人围坐一起,吃元宵,看电视,其乐融融。孩子13岁“完灯”,舅家和亲朋在节前来行门户表示祝贺,孩子父母要举办宴席招待,此后舅家不再送灯笼,但送鹣鹣馍的礼俗仍在。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旧时,人们将磨面用的碨子抬开,露出碨眼。当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以防“伤眼”。家家炒五香“棋子豆”,或叫“蛋蛋馍”,分给孩子吃,俗名“咬虫虫”。

  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节前一日或两日为寒食。寒食日,忌动烟火煮饭,讲究食冷餐。每逢清明,家家都要扫墓祭祖,俗称“上坟”。上坟时男去女不去,沿洛河一带才娶的新媳妇当年可以同男的一起去,名曰“认祖坟”。祭祀的主要食品是白面条或绿面条,上坟人要给祖坟培土,在坟前烧纸、烧冥币、插香,坟周围间压纸钱马以示对祖先的怀念。20世纪50年代前,民间在清明节有在村巷架秋千供青年男女戏耍的习俗,以后渐少。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或“端午节”。五月天气已热,过去常有疾病蔓延,所以人们都在门上插艾蒿辟邪,家人饮雄黄酒或以雄黄酒涂鼻耳以驱害虫、祛疾病。大人、小孩佩带“香包”(以香草填充而制成的各种形态的小布包)。娘家给已出嫁的女儿要送粽子,新婚第一年,娘家除送粽子、果品外,还时兴送过夏的物品,如竹门帘、凉席等。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晒皮袄,翻箱倒柜晒衣物,以防虫蛀。清光绪《蒲城新志风俗》:“六月六日曝衣与书。”

  乞巧节。旧时,农历七月初七晚,年轻妇女在家院中设香案、献瓜果,以敬织女和牛郎,乞福寿乞子嗣。少女则以彩线对月穿七孔针并献“巧芽”(在菜碗里培育的一撮豌豆芽)。针顺利穿过者“得巧”。此风气在蒲城西乡至今犹存。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旧时外出者节日尽量返回。入夜月升起时,家家户户置香案于庭院,月饼和石榴等水果,焚香拜月。拜月后,阖家团聚,边吃月饼边赏月。节前,女婿给岳父、母或晚辈给长辈送月饼。近年来,兴起了乡邻互相赠送月饼之俗,且馈赠礼品有愈来愈丰盛之势。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时以九为阳数,故九月九日为重阳或称“重九”。旧时,人们为了禳祸祈福,重阳日结伴出游,登高望远,文人们赋诗,畅叙情怀。民间,饮菊花酒,食重阳糕,给出嫁之女送柿子、送饽饽(土语叫梆梆)。农村有的地方给出嫁头一年的女家送的糕特别讲究,用面捏成一个老虎,嵌入核桃和枣,称为“老虎糕”,专送给新女婿,示意其威武雄壮;又用石榴插在大馍上,称为“石榴糕”,专送给女儿,希望生儿育女。1986年,国家确定九月九日为敬老节后,每遇节日,蒲城各地都召开敬老大会,会上表彰好儿子、好媳妇,给老寿星赠送纪念品,近年来,敬老节的气氛愈来愈浓。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谚云:“十月一,送寒衣” 。入夜,人们在自家大门外水道口或在村外巷道十字口焚烧纸糊的棉衣、被褥、冥币,意思让祖先防寒过冬并有钱花。此俗至今尚存,农村犹甚。

  新兴节日

  元旦。公历1月1日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元旦国家放假一天。此节,机关、单位、学校升国旗、插彩旗、贴对联,张灯结彩,气象一新。机关此日或节前慰问军烈属,并举办晚会以示庆祝。

  国际妇女节。公历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县、乡镇届时都要召开庆祝会,或宣传妇女的各项和义务,或表彰在各行业中做出成绩的先进妇女集体、先进妇女个人。并为妇女放假半天,以示庆祝。

  植树节。公历3月12日为植树节,城乡节前节后都要有组织地到唐陵或尧山植树。

  国际劳动节。公历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放假一天,县、乡、厂、矿召开庆祝会,表彰劳动竞赛活动的先进,并举办文艺会演等活动以示庆祝。

  青年节。公历5月4日为青年节,习惯称为“五四青年节”。由各级共青团委组织团员、青年搞纪念活动或搞义务劳动。

  国际少年儿童节。公历6月1日为国际少年儿童节,习惯称为“六一儿童节”。各地小学师生庆祝,并组织少儿、幼儿活动以示庆祝。

  中国成立纪念日。公历7月1日是中国成立纪念日,各级党组织多在节日召开庆祝会、表彰会或座谈会,表彰先进党支部、模范。基层党委给积极上党课或利用节日为新接收的新组织集体宣誓。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公历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县、乡镇多在节日慰问当地驻军,召开烈、军属座谈会或举行军欢会以示庆祝。

  教师节。公历9月10日为教师节。各地普遍召开教师大会以示庆祝。同时设法为教师办实事,开展重教活动。

  中华人民国成立纪念日。公历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国成立纪念日,俗称“国庆节”,放假一天。城乡机关、学校升国旗,对联,召开规模较大的庆祝会,欢度节日。2000年以后,国家把“五一”节和国庆节两个节日改为分别放假3天。人们每遇国庆长假和“五一”长假,大都选择外出观光旅游或有目的地猎取信息,纪念活动的方式已向外延伸。

  第三节 礼仪习俗

  婚嫁习俗

  蒲城县城乡对婚嫁都十分重视,习俗多依旧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变化,新的婚嫁礼仪已被人们逐渐接受。新风旧俗交织相融,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婚俗特点。

  相亲(俗称“见面”)。订婚前男女双方由介绍人穿说后,约定一个地点相亲(见面),至今仍普遍流行。20世纪80年代之前,青年男女在亲友的陪同下相亲,主要是看双方相貌端正与否,身体健康与否,并简单交谈了解双方家庭情况。80年代以后,青年男女见面的方式一般仍由介绍人搭桥牵线,约定地点后,经介绍人简短介绍,然后介绍人借故走开,青年男女双方交谈,若双方互相中意,即可再约定见面时间,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后,若彼此都能接受对方,即可确立恋爱关系。若某一方不同意对方,即可告知介绍人,由介绍人转告对方。当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外出活动机会的增多,不经过介绍人而由双方互订终身的也不在少数,但结婚前一般也搭个介绍人,以便和双方家长沟通。

  订婚(又称“订亲”)。男女双方多次见面并确定恋爱关系后,女方在家长和主要亲戚以及介绍人的陪同下,要到男方家“看屋里”,蒲城习俗是“看屋里”和订婚一起进行。订婚当天,男方要准备盛宴款待,并邀请部分亲戚参加订婚宴。宴席上,男女双方要给亲戚敬酒认亲,亲友给男女双方发“红包”50~100元不等,男方父母给未来的儿媳“红包”(俗称“见面礼”)500~1 000元不等,甚至更多。县西部还兴起了父母给新订婚的儿媳送1 001元见面礼的风气,称之为“千里挑一”。订婚当日,男方家长给女方订亲礼金若干,交给介绍人,由介绍人转交给女方家长。男女双方在订婚宴之前要去城里照订婚照片,以后便由介绍人穿说商订结婚日期,日期说定以后,男女双方去当地领取结婚证书。2004年以后,结婚证已由县民政局发放,当地不再管理此项业务。结婚前这段时日,双方家长均为儿女婚事忙碌着,男方家长要装修新房,置办沙发、立柜等一应家具。女方家要给女儿操持嫁妆,除了被褥衣物外,90年代以后,还要给女儿购置“新三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2001年以后,还有用摩托、四轮拖拉机作为嫁妆的,嫁妆多少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

  结婚。蒲城男方称结婚为“了媳妇”,女方称结婚为“打发娃”或“送女”。新娘出嫁前,家长要为其整理嫁妆,亲戚为新娘“添箱子”,过去多为衣物,如今多为现金。嫁妆基本是已购置好的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和其他电器。按旧习,结婚当日,女方父亲陪送女儿去男方家,母亲一般当日不去,第二天女儿回门后才去(此俗以后渐变)。男方家在结婚这天更忙碌,家里要备丰盛的宴席,门口红对联,厅房安上高音喇叭,播放着秦腔戏或眉户戏《梁秋燕》以及其他喜庆的剧目,9点左右一帮迎亲队伍陪着新郎乘车前去女方家“接媳妇”。迎亲车辆近年来越来越讲究,“接媳妇”车前大红喜字,并用花卉装饰一新,鼓乐队车和“食箩”车一并前去,同去的还有一个8岁左右男孩,怀抱大红公鸡一只,鸡腿上拴上小馍,小孩手拿一小圆镜(取吉利辟邪之意)。迎亲车到女家后,要燃放鞭炮,女方家设便宴招待,男方傧相催妆三次以后,女方身穿大红衣服,拜辞祖先和父母,父赐以酒,送女出门,女随其父兄上车,女方众宾客一并前往男方家参加婚礼。迎亲队伍中的锣鼓队途中每遇到村庄,便敲起欢快鼓点助兴。“接媳妇”车队到男方门前时,男方父亲手持鞭炮绕车一圈燃放,新郎由“傧相”陪同出门迎接新娘和众宾客。村中男女老少都来围观,鼓乐齐鸣,锣鼓喧天,众人嘻笑拥挤着争看新娘。大门、二门都有人,开始“闹媳妇”,直到主人家撒了大把喜糖后,玩闹的人才一哄而散。然后是举行结婚仪式,婚礼主持人按拟定的程序主持婚礼。婚礼结束后,便是宴请众亲朋,男女双方新人要又一次向众亲朋敬酒,男方父母也同时向众亲朋敬酒。结婚当天夜里,村院中一拨又一拨人前来“闹房”,参加“闹房”者三天不论大小,新媳妇要表演短小节目,唱歌,猜谜,闹房者语言诙谐,洞房气氛融洽热烈。村院中放映电影或请自乐班助兴。

  新婚次日,新娘母亲偕子侄来到男方家,男家款待后由新娘母亲领回女儿,名曰“回门”,下午即送回男家。第三日,女方家备酒席请新郎来吃酒,叫做“请女婿”,连同酬谢介绍人。

  城里人男女双方结婚,除了迎亲礼数同农村相同外,宴席一般设在宾馆、饭店,规模更大一些,婚宴档次城乡一样,但规模大小不一,有人节俭,有操大办。虽多次提倡文明节简办喜事,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也曾组织过集体婚礼,但多数人认为自己终生大事要办得隆重一点,所以集体婚礼收效并不明显。近年来,旅行结婚的模式已被青年人接受。

  生育

  生育习俗,旧时至今无多大变化。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大喜事,故妇女怀孕称之为“有喜”。怀孕后,媳妇向婆婆索要鞋样,以此示意怀了孕。分娩之前,婆婆要为儿媳烙垫有白糖、芝麻、清油和鸡蛋的又薄又酥的干烙饼,俗称为“干渣馍”(也有的是娘家妈给女儿烙饼)。

  分娩。俗称“坐月子”。分娩后,家里人派人去娘家报喜。报喜后,娘家妈即带上鸡蛋和红糖、尿布等前来探望并伺候到满月。分娩第三天,娘家嫂子和姐姐要带上事先给婴儿缝制的小袄来“脱茸”,同时还得带上鸡蛋、挂面等来看望。分娩当天,房门口挂红布条辟邪,表示十天之内一般不许村院中人来探望。十天以后则允许村人探望,探望人来拿些许东西,如布料、鸡蛋等,并给婴儿一点钱,俗称“瞌睡钱”。家里人给来人几个“干渣馍”以示谢意。

  过满月。婴儿满月之前,家里要给娃拾掇“十天”或“二十天”或“满月”,筹办一次丰盛的宴席。娘家和亲朋好友均带上各种礼品,如婴儿车、棉衣物、鞋帽以及小儿玩具等前来祝贺。婴儿满月后,娘家接女儿和婴儿去住,俗称“熬满月”。婴儿满周岁时俗称“过晬”,家里也要举办一次丰盛的宴席,外婆家要给小外孙买衣服、鞋帽、碗碗、勺勺等前去看望,亲朋除送衣物、毛毯外,也有行几十元、几百元不等“干礼”的,尧山以北礼更重一些。

  过生日

  生日习俗,“男做进,女做满”。所谓“进”,指虚岁,男过寿过虚岁,女过寿则过满岁。因古历法上癸十为天干之末,为阳绝之辰,所以,蒲城男性做寿至今仍流传做一不做十的习俗。

  老人寿诞。60岁以前过生日,一般亲朋不来参加。老年人60岁以后,每遇诞辰,子孙们都要举办祝寿家宴,称之为“过生日”。旧时过生日时,亲戚来带上“寿桃”(一种用面蒸成的形如桃子的馍)、挂面、寿酒前来祝贺。寿日讲究吃细长的臊子面条,祝寿者把自己碗里的面挑几条放到寿星碗里,表示为寿星“添寿”。寿日下午或晚上,村院中乡亲拿上鸡蛋或挂面前往给寿星祝寿,寿星家摆凉菜,把酒感谢,不吃饭。近年来,祝寿习俗有所改变,有亲朋送寿匾、送寿幛的,有请主持人主持寿诞仪式的,也有老人结伴旅游过生日的。生日宴席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有在家里举办的,有在大饭店举办的,也有寿日请自乐班或演电影助兴的。2004年2月19日,东陈镇焦庄村常玉婷过八十大寿时,把平时积攒的1万元捐给村上安装自来水,《华商报》以《一元一元攒了十年,盼自来水早到旱塬》为题报道了常玉婷老人的事迹。自国家设立敬老节后,各乡镇或村委会每遇节日,大都召开70岁以上的老人座谈会,给老人赠送礼品,颁发“寿星”纪念章。龙阳、龙池、平庙乡一带村委会别出心裁,敬老节召开好媳妇表彰会,使尊老敬老之风气愈加浓厚,深受群众欢迎。

  儿孙生日。90年代以后由于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家庭增多,长辈对儿孙的生日也普遍重视。生日时,除了煮面条(象征长命)、煮鸡蛋(象征疾病滚蛋)外。近年来还购买生日蛋糕,家长为孩子送生日礼物,如图书、文具等。

  丧葬

  蒲城各地对丧葬历来十分重视,县东、县西丧俗略有差异。

  棺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蒲城一般还实行土葬。老人终年之前,儿孙们要提前做好准备。首先要准备棺板,富者用松木、柏木,板厚二至四寸,大多做二寸五分,称“柏木二五子”。在用材上,用四块板称为“四页瓦”,八块板称为“八大块”,十块板则称为“十合子”,十二块板称为“十二圆”。棺材两头刻字画,男性棺材大头一般刻“寿”字,小头刻“贯钱”;女性棺材大头一般刻“福”字,小头刻“座莲”。家穷者,老人去世抬一口薄板棺材,村里人可以理解,称为“有钱埋钱,没钱埋人”。实行火葬后,骨灰盒逐渐代替了棺木。

  寿衣。老人寿衣,男为长袍、短褂、礼帽,女为绣衣、套裙,单、棉三至五身。近年来寿衣男为、大衣、帽瓢或沿帽,女为大襟或对襟袄、大裆裤以及衾被等。

  墓地。旧时,选墓地时要请先生看风水而定。埋葬后,富户用青砖箍墓,墓地植柏。现今土葬者均在村组公坟埋葬,但选墓地之风犹存。火葬者在尧山南麓公墓选点立碑。

  葬礼。老人去世后,家族中老人要立即为死者盥洗、理发、穿衣,男的抬到厅房下的长条木凳上,女的则停在内屋,都用白纸或手帕盖脸,城内也有用黄纸或红纸盖脸的。县南六乡镇还给死者手里握一双筷子和包着馍的手绢,待“孝子”们到位后,在纸盒内或在大门外烧纸(俗称“倒头纸”)哭嚎以示遇到丧事。此后,即在大门上糊上白纸,门两边书挽联,屋内设灵堂,并随即“报丧”。待逝者的外家或娘家的近亲来到后,即将遗体入棺,称为“殓木”或“入殓”,孝子和亲戚绕棺一周痛哭而离。灵堂供桌献上饭菜,孝帘两边挂引魂幡,孝子守灵,焚香点蜡,日夜不息,意为后继有人、香火不断。亲友闻悉丧事后,即带香纸、蜡烛、钱物前来吊唁,称为“吊丧”,主家按亲戚亲别“散孝”。停尸时间按家境而定,一般三到五天,也有七天或七天以上的。安葬前一天下午,孝子们要去墓地“扫墓”,并到“老陵”(先祖们的墓地)去“请灵”,孝女们则列队在村口旁跪迎,意为迎回祖先灵魂敬奉,祈求安葬一平安。“请灵”回来后,即开始“迎饭”,按外家或娘家的长幼顺序迎回亲戚们带来的献饭。“迎饭”结束后即“开奠”,由村中一位有的主持祭奠活动。先由村长或组长祭文,也有请家族中有的长辈的,也有不祭文的。亲戚们按长幼顺序向逝世者行三拜九叩首之礼,开始繁琐的祭奠仪式,奠酒、献饭、献茶,每献必鼓乐齐鸣。祭奠结束后,则请自乐班彻夜唱戏或放映多场电影,灵堂前孝子守灵。次日早上或午时(中午12时)“起灵”,除洛河沿岸的永丰镇和原任乡是午时“起灵”外,其余乡镇“起灵”时间均为早晨太阳刚露头时,即“日出卯时”。即古历法的“鸣吠日”,取金鸡鸣,壬犬吠,上下相呼,亡灵安稳,子孙富昌之意。旧时,将灵柩置“尸轿”内,孝子们在轿侧相对而跪,起轿时,铭旌前导,魂幡引,孝女扶轿,孝子长子或长孙“摔纸盆”,孝子们一恸哭,手拿纸棍,沿撒纸钱直至墓地。掩埋时,儿媳用衣襟盛坟土一把而归。90年代以后,送灵虽然仍用“尸轿”,但已是将“尸轿”置放于小型汽车之上,汽车保险杠前面挂一牌匾,“人生末班车”字样。葬后第三天,孝子们在墓前用土坯或砖垒土台或砖台,称为“锅台”,并培土圆墓。三日之内每到黄昏,孝子们要焚麦草于坟周围和沿,称之为“打怕怕”。从逝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斋,孝子们要去墓地烧纸纪念,直到第七个斋日,称为“尽七”,亡后百日、周年、二年都要焚香烧纸祭祀。过三周年时谓之“脱服”。三周年已成为喜事,门口换成红对联,主人设宴席,亲朋“行门户”,孝男孝女脱下孝服后,从墓后扔到墓前,谓之“脱服”。墓前立碑以志永久纪念。近年来,干部、职工已实行了火葬,丧葬礼仪已经有了改变,改成了送花圈、开会寄托哀思。但农村大部分地方仍实行土葬,丧葬习俗变化不大。随着经济生活的好转,农村中大操大办的旧习有所抬头,大力提倡红白喜事简办,许多村还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对大操大办之风有所遏制,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祭祖、祭神

  旧时族负责人在祠堂召集族人“神轴”祭祀祖先的习俗今已不存,唯春节、清明节、农历十月一日烧纸钱、纸衣祭祀祖先之风尚在。

  2001年以后,各地敬玉帝、龙王、、关帝、土地神的旧俗已荡然,唯翔村、上王、大孔、罕井等乡镇民间依尧山圣母的传说自发成立的11个神社,每年清明节敬尧山圣母的庙会没有间断。清明前夕,由各社每年轮流抬“神”,轮值抬“神”的神社同时主持祭祀活动。各地善男信女均到尧山庙赶会祭奉,焚香布施,祈求消灾。届时举办文艺演出或锣鼓大赛,打社火,前后三天,四乡八镇,商客云集尧山脚下,农具、日杂、百货、牲口都有交易,算卦的、赌博的、看相的、卖艺的无奇不有。前几年,由于抬“神”过程中连年出现纠纷,当地出面引导,使尧山庙会逐步向健康的道上发展。随着尧山古庙设施的修复,尧山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禁忌

  旧习俗中各类禁忌大多有色彩,近年来已逐渐消失,但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依然延续。

  节日禁忌。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忌洒扫,忌向门外泼水。为了保持家庭气氛,不可吵架和孩子,不准动气摔砸东西。正月初五,忌洒扫,妇女忌做针线,不然要“忙”一年。正月初七,妇女不准用剪子,害怕“人七”日剪碎日子。元宵节,妇女忌做针线。正月二十三,男女忌做工,俗语:“正月二十三,老驴老马闲一天。”正月之内忌剃头,剃头“妨”娘舅。二月初二,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忌破土动工。

  婚丧禁忌。忌孕妇送嫁,忌未婚女子送亲。女子出嫁时,忌两家结婚者中途相遇,万一相遇则新娘必须互换手帕或互赠红绸、响鞭炮。结婚送礼忌送梨、送钟表,因与“离”“终”音相谐而不吉利。人死后未烧“倒头纸”前忌哭。外丧忌抬尸进门,要直接抬到墓地或在村院搭棚停尸。老人病故忌说“死了”,要说“老了”。殡葬期,男女孝子不许勾鞋行走,孝服着意烂边,意在悼念亡人而懒于装饰。老人亡故,忌子女当年串亲拜年,过年不贴对联,个别地方贴黄纸书写的对联,表示对逝者的怀念。

  生育禁忌。出嫁忌在娘家生孩子。妇女生孩子,房门口挂红布条,忌生人进入。幼儿衣服忌在室外夜露。

  生活禁忌。吃饭时忌敲碗筷,认为敲碗筷是骂厨子。走亲戚礼品忌带单数。下午忌病人。忌妇女和丈夫在娘家同宿,农村中有“女婿,”之说。出门忌讳听到乌鸦或猫头鹰叫,视为不吉利。忌借药锅自动归还,认为自动归还是把病还给别人。

  礼节禁忌。忌与人交谈时双眉紧蹙,东张西望。忌说半截话。忌与人交谈时翘二郎腿。忌与人交谈时坐立不安,一会儿抬手看表,一会儿打电话。宴席上忌高谈阔论,忌谈话喷饭。忌戴口罩和人谈话,忌戴手套和人握手。忌和长辈或陌生人说话时不下车子,不卸有色眼镜。忌问、问事时不礼貌地称呼对方和人冒搭话。忌送客人时吐痰和向外泼水。

  建房家居禁忌。盖房木料忌用桑木和槐木,因其和“丧”“坏”谐音。忌屋前栽桑树,屋后栽柳树,院内栽桃树。有的地方有“桑、枣、松、李、槐,不进宅”之说。

关键词:商丘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6 版权归清远500E网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