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半岁的小赟赟(音yun)乖乖地在妈 妈怀里理发
本报记者王鹏摄
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话说的好,“二月二,龙抬头”,据说沉睡了一个寒冬的龙也要抖擞开始抬头了,在这样一个象征复苏的传统节日里,少不了吃棋子豆、剃头发这些饶有趣味的风俗习惯。昨天,西安各大超市的“棋子豆”卖得相当火爆,西门里一家大型超市的服务员陈女士说:“早上8点到9点间的早市时段就卖出去15公斤,全天下来预计能售出50多公斤豆豆。”超市生意红火,市面上的炒货摊也备足了货。西梆子市街一家炒货店准备的花样多,苞谷豆、青豆、豌豆、黄豆连同棋子豆应有尽有,店主的吆喝更妙:“每样来一点,称上一袋‘全家福’,保您全家肚没虫!”
“买来的多没劲,自己手工做的才够味!”今年62岁的刘爱萍是蓝田县人,两年前来到西安高新区女儿家住,“每年都做棋子豆,今天我要做上一大筛子,让邻居们都尝尝福豆豆,个个都长寿。”
二月初二还有剃头的传统风俗。昨日,西安不少理发馆可都是门庭若市,东关南街一家理发店的老板赵先生介绍,每年“二月二”当天,顾客数量都会比平常翻一番,甚至要提前两天预约理发师,昨天还有家长专门带孩子来剃头发,期望娃娃今年能有个新气象,好运不断。
二月二
民俗知多少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龙王就是在这天的。
传说中,龙王圣命被压在大山下,致使天下少雨,山上立碑说“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救出龙王,就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二月初二,人们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都爆玉米花,龙王终于,继续为兴云布雨。
您知道这天陕西都有哪些风俗吗?
炒豆一定要吃
在农村,家家都要爆米花、炒苞谷豆、炒棋子豆,豆豆既给在家的人吃,还要留下一部分送给至亲。吃炒豆豆也叫“咬虫”,也就是俗话说的“咬了虫,牙不疼”。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陕西华阴一带的人们把于神灵前的献糕,像蝎子、蝎子尾巴的花馍切成碎块,在锅中烘干,让小孩子吃下去,认为这样对孩子有好处。
剃头理发图吉利
“二月二,龙抬头”,陕北吴堡一带的人视“二月二”理发最为吉利。铜川和耀县人在“二月二”当天给男孩子把头剃光,以使孩子像驴去掉鞍子一样轻松、愉快地生活。
挑野菜正当时
农历二月初二后,天气转暖,草木发芽,我省有一个自唐代就已形成的“关中挑菜节”,农村妇女、姑娘、小孩会提着竹篮篮,带着小铲铲,三五成群地去郊外挖野菜。把这种菜腌成酸菜,是关中、商洛一带人的传统风味小菜。
撒草木灰祈丰收
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把草木灰撒在屋子周围,谓之“打围墙”,意为消毒,防止虫蛇咬。农村还有用草木灰在庭院里撒成若干仓囤状的图案,名为“围仓囤”,希望来年丰收。还有地方把草木灰从井水旁一直撒到水缸旁边,叫作“引钱龙”,希望能为人们带来。
都市里
怀念翻炒的豆香
不知道为什么,说起二月二,就想起一首歌来,好像这样唱的: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二月二这天,一定要吃的棋子豆就像过年的饺子一样,对我来说香气四溢。棋子豆大概是我记忆里,小孩子们唯一一种名正言顺的食品,所以,对于二月二,我们总是特别期待。
小时候,每年二月二,我们一群孩子都会有一场棋子豆大比拼。
这个比拼是很微妙的。
棋子豆早一天就做好了,但是大人们很讲究,一次只给一小把,直到二月二当天,我们才能放开肚子吃。那天上学前,每个人的衣服口袋都会装满棋子豆。上学上,我一把换你一把。但是物物交换的形式,很不保险,有时换到的棋子豆特别香脆。有时运气不好,会换到一把炒糊的黑乎乎的棋子豆。这样的棋子豆很让人头疼,自己不愿意吃,又没有办法再换给别人。后来,我们一群小屁孩聚在一起煞有介事地研究,谁家的妈妈比较厉害,做出的豆豆很好吃,而谁家的妈妈不管什么东西做得都不好吃……
一整天,我们都会沉浸在物物交换的乐趣里。
关于二月二和棋子豆的记忆到小学毕业时戛然而止,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的二月二,早没了先前的热闹。因为紧张的生活节奏,已经少有人再有心情为这个节日隆重地准备筹划,记得这个节日的,也因为没有了氛围,草草了事。
现在的棋子豆也不会再有炒糊的,超市里都是用油炸出来的,有各种口味,包装也精美。但是无法再跟他人交换,因为棋子豆的味道都如出一辙;无法再评判好与坏,因为都不是自己做的;无法判断棋子豆出锅时的温度,无法了解棋子豆里蕴含的感情。它们不温不火,不咸不淡,千篇一律。
所以更加怀念小时候,烟雾缭绕的炉灶旁,妈妈从锅里炒出的一盘盘热腾腾的棋子豆……本组由本报记者陈樱崔莎采写
延伸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