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春节习俗面面观在河南省县的一个农家小院内,树干上贴着的大红“福”字格外醒目(2004年1月17摄)。春节贴“福”字,是中原地区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含“福气”“福运”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在河南省陕县张汴乡,一位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沿甬道进入地坑院内,准备参加结婚典礼(2000年2月9日摄)。春节,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在中原地区,多有借助节日喜庆气氛,娶亲嫁女,完成一生之大愿,以求家庭和谐,生活。
在河南省卫辉市一个露天广场上,几名儿童趴在台前聚精会神地看戏(2003年2月6日摄)。在春节期间,中原地区有着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社戏,是指由当地业余剧团演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也包括一些有关教、风俗的活动。
河南省宝丰县的一个传统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12年2月4日摄)。集市,又称,特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在中原地区,赶集市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内容。
大批香客聚集在河南省县太昊陵区,焚香祭奠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2010年3月17日摄)。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伏羲、黄帝、炎帝、大禹等中华人文始祖都在这里留下遗迹。春节期间,当地百姓都会去一些传统古庙参加祭拜大典,通过祭祀来祈求和先祖的和。
在郑州市的一个迎春灯会上,几位游客经过“长城龙影灯”(2012年1月26日摄)。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中原地区的灯会一般指或民间举办的大型灯饰展览,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
郑州市民在城隍庙观看庙会上的民俗节目表演(2012年1月23日摄)。庙会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在中原地区,它演变为一种集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逛庙会,是当地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
在河南省县的一个春节传统庙会上,一支农村社火队在准备登场表演民间舞蹈“彩妆高跷”(2010年3月18日摄)。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中原地区的“跳社火”包括舞狮、舞龙、高跷、旱船、秧歌等。每年春节,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队,走街串巷,尽情表演,气氛热烈。
在郑州市举办的一个元宵节舞龙大赛上,一支舞龙队在表演高难度动作(2011年2月16日摄)。元宵节,除了观赏花灯外,最热闹的活动当属传统民俗表演。在中原地区,从正月十三开始,各地都要连续数日举办各种大型文艺表演活动。
在河南省柘城县,一位老人抱着头戴传统虎头花帽的外孙去赶集(2004年1月20日摄)。“祭了灶,年来到,穿新衣,戴花帽。”在中原地区,春节前人们都要置办新衣,以应新春吉日。小儿更是要穿戴用贴花、刺绣等民间工艺制作的虎头鞋、帽,蕴含平安吉祥、消灾辟邪之意。
在郑州市的一个春节传统庙会上,游客们在“春姑娘”的引领下,参加拜“年”仪式。(2010年2月10日摄)。相传“年”是中国古时候居住在海底的一种怪兽,每年除夕上岸,人命。由于“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夜,中原地区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初一还要走亲访友,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
在郑州举行的2010年春节民间文艺大巡游活动中,一支由百名“大头娃娃”组成的队伍格外吸引眼球(2010年2月14日摄)。在河南各地,每年都要组织由当地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参加的春节大巡游活动。
在河南省陕县张汴乡曲村,一户村民在土窑洞外的院子里吃年饭(2003年2月1日摄)。与其他地区习惯在除夕晚上吃“年夜饭”的风俗有所不同,中原地区的百姓大多是在初一中午吃年饭。这也是一年中全家大团圆的宴会。
在河南省陕县南沟村,一位老人坐在窑洞窗外剪窗花(2012年2月12日摄)。在中原地区,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人们又称其为“窗花”。新春佳节,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郑州市郊外的一片树林中,两位村民在树上挂灯笼(2006年1月27日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原地区春节期间的一道风景,象征着红火、、吉祥、喜庆。
一名郑州市民边走边品尝刚免费领到的“腊八粥”(2012年1月1日摄)。农历的腊月初八,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中原地区,除了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寓意外,腊八粥还被称为“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在郑州黄河南岸的滩区上,一位年轻人在布置爆竹的燃放现场(2005年2月3日摄)。中原地区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驱走“年”兽,辞旧迎新。
在郑州市街头,一名儿童提着刚买的花灯喜笑颜开(2011年2月1日摄)。提灯玩耍,是中原地区不少人关于童年时代过春节的记忆之一。
在河南省兰考县谷营乡蔡集村,几位妇女手提着点心去看望邻村的亲戚(2004年1月24日摄)。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辈传承下来的习俗。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从正月初二就开始串亲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
在郑州商都民俗庙会举行的敬拜“春神”仪式上,一位“春姑娘”在向“春神”抛洒鲜花花瓣(2011年1月28日摄)。在中国,“春神”的形象有多种“版本”。而在中原地区百姓的心目中,“春神”是一位长发披肩、婀娜多姿的春天,象征平安、吉祥、丰收和幸福。
在郑州商都民俗庙会上,一个家庭的四代人在“春姑娘”的指导下一起撞响祈福大钟(2006年1月28日摄)。撞钟,是中原地区辞旧迎新、祈求吉祥平安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人们期望新年的钟声能给自己解除烦恼,带来好运,故而将这一民间习俗戏称为撞“大运”。
在郑州市春节民俗庙会上,“灶王爷”在给节日游园的市民们煮“百家饺子”(2006年1月28日摄)。中原地区流行春节前“送灶神”的习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人们都要为灶王爷送行,以求“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郑州商都民俗庙会上,参加“四世同堂过大年”活动的晚辈们在给长辈们拜年(2006年1月28日摄)。给长辈拜年,是中原地区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礼仪形式之一。晚辈们要给长辈叩头施礼,拜贺新年,祝事事如意,健康长寿。长辈受拜后,可将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一位民间艺人在手工作坊内制作传统木版年画(2008年1月9日摄)。年画,又称“门神画”,是深受中原地区农村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绘画体裁,春节期间在大门上或堂屋内,不仅装饰了,更含有祝福吉祥、驱邪避灾之意。
在郑州文庙广场上举行的“春节走灯节”上,一对中年夫妻在“走灯”的队伍中十分惹眼(2011年2月1日摄)。“走灯节”是中原地区春节传统习俗,当地有“二十九,挑灯走”之说。传统的“走灯”活动不仅限于祭祀、游戏,还包括祈福、爱情、交友等内容。
在郑州市的一个“洗福禄”仪式上,一位年轻人向温泉池中抛撒花瓣,祝愿来年生活幸福美满(2012年1月20日摄)。“洗福禄”是中原地区在农历腊月二十七举行的民间传统活动。这一天,不论大人孩子,都要进行一次洗浴,去尘去忧去烦恼,纳福纳禄纳健康,一身轻松,迎接新年。
在河南省巩义市北山口镇水地河村,几个孩子在前放烟花。大门贴着传统的红色春联,主题却已“与时俱进”(2003年2月3日摄)。贴春联,是中原地区老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红红的春联,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祈盼,同时也散发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在河南省新郑市街头,一个高度超过两米的特大枣馍吸引了众人的目光(2011年2月3日摄)。枣馍是中原地区百姓春节期间的传统主食和贡品,当地年谣中就有“二十八,蒸枣花”的说法,象征着一年的幸福、甜蜜与团圆。
在郑州市郊的一个农家小院内,村民在用传统工艺酿制白酒(2006年1月28日摄)。中原地区的许多农村有着“酿新酒迎新年”的习俗。人们至今仍沿用传统的酿酒工艺,并计算好时间,酿制的传统白酒正好赶在春节期间饮用。
在河南省商丘市街头,一位小贩在售卖一种春节传统食品“豫东杠子馍”(2003年1月12日摄)。
对于“年”多数人总是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多半来自孩提时的记忆。
儿时的每一年都有几乎要将新衣试成旧装的经历,过年前两三个月,母亲就开始做新衣服,我站在缝纫机旁边,用皴裂的手摩挲面料,有时会发出粗糙手指划过新布的刺耳声。母亲拿起袖子或前襟在我身上比当一下,我则必定要摆出一个微笑的表情配合那艳丽的面料。
母亲忙着蒸馒头、豆沙包和枣糕,炸油饼、丸子和带鱼、卤肉、鱼和豆腐,总之会忙个半月有余。母亲在做豆馅时,会用勺舀一点给我,我用舌头灵巧地一裹,勺子便如洗过一般干净。我在母亲的旁边转来转去,填填灶火或是帮母亲看着表,提醒她馒头熟了或是快熟了,母亲递给我一个熟丸子,我在嘴里倒来倒去,烫得无法咀嚼。
想起那些浓稠的过年片段,喉咙甚至感到哽咽。那些渐渐断线的过年味道正在缓慢消失,我用灵敏的鼻子亦拽不住,眼睁睁地看它成为脑海里的标本。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