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丘:荷鋤也可弄丹青這是河南商丘市民權縣王公庄一個普通的早晨。晨曦中,村裡近200家個人工作室大門打開。畫廊、裝裱店、禮品店、經紀人公司一應俱全。王公庄村是“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在這裡,發端於明清時期的工筆畫虎技藝得到了全面傳承。
“推動商丘特色文化發展,使我們踐行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政策有了抓手,同時,在弘揚利用傳統文化、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商丘市委陶明倫說。
近年來,商丘市委市大力實施文化興市、文化強市戰略,積極挖掘民間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發現和培養文化能人,積極參與和組織國家、省、市民間工藝和旅游商品博覽會,實行文化創作、產品生產與銷售宣傳相契合的文化營銷模式。同時,出台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以培育示范為方法,讓王公庄成為全國“畫虎第一村”的現實,帶動了當地一批文化特色村建設。
泥塑文化是商丘植根於民間的特色手工藝,柘城“泥人李”與天津“泥人張”師出同門,兩家作品均以民風民俗為題材。近年來,在有關部門扶持下,“泥人李”的后人李秀山在前輩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泥塑作品《背娘趕集》《出嫁》等多次在各種展覽上獲獎。“泥人李”首批入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1歲的李秀山被命名為首批河南省民間杰出文化傳承人。
以出產傳統宮燈而聞名的夏邑縣火店鄉,車來人往。李店村陳美婷宮燈廠內,工人們正忙著在車間運料分料。工廠老板陳美婷告訴記者:“隨著群眾文化欣賞水平的提高,時下用宮燈的地方越來越多,訂單不斷增加,加班加點才能趕出來。”這個老字號宮燈廠已經搬到鎮上,每天生產宮燈400多件。
在寧陵劉騰龍筆庄,筆庄傳人之一劉蘭亭的老字號品牌店裡厚厚兩摞榮譽証書中,有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高度評價劉騰龍毛筆的。
柘城金麥草畫做的是“變廢為寶”的巧文章,村民用小麥秸稈金子般的變幻色彩,手工粘貼各種畫面,質地保持千年不老化、不褪色。產品在首屆中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被國內外藝術界譽為“中華瑰寶”“民間一絕”。
虞城刻瓷傳承的是刀尖藝術,其傳人申世德在前人基礎上加以創新,他以獨有顏料、用鐫刻法刻出來的牡丹,刺繡一樣點點鑿在瓷面上,使畫面無比細膩、逼真。他的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法國、意大利、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
這樣的特色文化村在商丘已經有18個,由此輻射帶動的村庄近200個,從業人員10萬多人,年產值8億多元。一批特色民間文化迅速以品牌的形式得以發掘、保護,入選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荷鋤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畫虎雄,潑墨豈止為斗米,虎虎生風長。”一位中央領導同志贈給王公庄全體村民的這首詩,是對商丘特色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充分肯定。
為使農村特色文化保持持續發展,商丘在《建設文化體制與文化發展先行區實施意見》中,已經作出了建設火店宮燈、王公庄虎文化等七大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的方案決定。特色文化產業園將建成社區型園區,涵蓋物流區、展示區、生產加工區、居住區和體驗區。屆時,作坊式經營將轉向集中式經營,整體調配更加便捷,同時,各園區還將建造一批供游客動手制作、體驗的店鋪,以此打造體驗式旅游景點,讓商丘特色文化更廣泛地傳播弘揚。
(本報記者 劉先琴)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