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学新闻,情系三十春,挥笔正能量,携手并肩向前进。这首自编顺口溜,是三十年来我与《商丘日报》共同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1985年元旦《商丘日报》正式创刊后,我就成为她的读者和通讯员。每当拿到散发着墨香的《商丘日报》时,总是爱不释手,非一个劲读完不可。读后反复推敲写作技巧,而后学着撰写新闻。待豆腐块般文章见诸本报,竟喜不自禁地奔走相告。后通过写稿送稿,骑车百余里到商丘有幸结识了里郭文剑、蔡、李军祥等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他们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可不能因发些豆腐块文章就沾沾自喜,要发挥身在基层的自身优势,沉下去抓“活鱼”,多写些叫得响、影响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消息通讯来。良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此,工作之余,饭前饭后,见缝插针,主动找劳模畅谈体会,请离退休老干部讲述发挥余热,寻干部谈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非公人士探讨企业发展致富经。写新闻虽辛苦苦中有乐,夜撰稿脚冰凉凉而无怨。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地我采写的长消息、通讯和评论见诸报端:如《爱心滋润春蕾朵朵》、《睢县实施四大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爱心献病人的好医生》、《干部更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等,且每年发稿保持在30篇以上。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我从乡调到县委部后,创作新闻的劲头更足了,与《商丘日报》的联系更勤啦。同时,我又开始学习电脑和摄像知识,用手中相机记录新闻事件。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吴涛、戴文杰、傅青等编辑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新闻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图文并茂的大块文章醒目出现在《商丘日报》一版或《文化周刊》上。像发表在一版的文章《睢县部做到四个结合》、新闻照片《大红樱桃映笑脸》、《文化周刊》上的《葛天文化:一曲优美的旋律》、《粟裕将军与睢杞战役》等。30年来发表的800余篇文章,达到了社会正气、社会正能量、宣传先进典型、推动工作开展、促进文明建设、社会和谐的良好社会效果。
三十年来,《商丘日报》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党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记录商丘历史的。三十年来,《商丘日报》教我刻苦学新闻,催我奋力向前进。
网友评论 ()条 查看